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十二五"再"提速"陕西煤炭开发建设步入快车道

2012年06月25日 17:23   来源:新华网   丁秀玲
    近日,记者在陕西省煤炭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陕西省规划"十二五"期间,全省煤炭总量将超过6亿吨,新增精查资源量200亿吨,新开工煤矿建设项目54个,建设规模约2.4亿吨,总投资1570亿元,其中36个项目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据陕西省煤管局副巡视员张志民透露,陕西煤炭开发建设已步入快车道。目前陕西在建整合矿井246处,随着第二轮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还将有一批整合矿井开工建设;已列入改扩建的矿井10处、技改矿井28处、机械化改造矿井101处。

    他说,国家已明确要求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煤炭基地建设。从国家煤炭物流发规划(征求意见稿)看,国家已将神东、陕北、黄陇、宁东煤炭外运铁路通道建设列入重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陕西省煤炭开发建设也面临环境保护、管理力量和专业人才不足、安全隐患防范等诸多问题。应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加快发展是总趋势。据了解,在过去六年里,陕西煤炭开发建设抢抓机遇,取得了辉煌成就。

    2011年全省煤炭产量突破4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到去年底,全省已形成6个千万吨以上的矿区;榆林、彬长和黄陵等新区产量达到3.61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90%。目前全省已建成千万吨级煤矿10个,数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十一五"以来,全省煤炭新建项目投资超过1200亿元,升级改造投资超过350亿元,安全改造投资超过100亿元。以形成产能计算,建设资金投入仅次于内蒙古,是我省煤炭工业有史以来投资最集中、数量最大的时期。

    针对陕西省小煤矿数量多、安全保障水平低,特别是渭北等开采条件复杂矿区的实际,小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850处减少到2011年的199处。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安全检测监控、人员定位、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在老矿区普遍应用。第二轮资源整合方案实施后,全省采煤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3%以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是陕西省有史以来对老矿实施升级改造力度最大、投资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时期。
   

(责任编辑:石兰兰)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