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难的时期或已过去 房价大幅反弹不可能

2012年07月03日 10:58   来源:扬子晚报   
    告别喜忧参半的上半年,2012年楼市即将进入下半场。在近期购房潮和涨价潮的袭击下,下半年的楼市有着太多不确定性:调控是否还会继续推进?房价会不会像2009年那样大幅反弹?对于开发商而言,是不是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已经在调控与紧缩环境中努力了两年左右的房地产行业,又该何去何从?

    楼市未来有着太多的谜题亟待破解,《扬子楼市》特别邀请本报长三角房地产研究院的专家们,针对下半年及明年的楼市走势给出他们的观点,也给迷惘中的购房者和开发商一些建议。

    房价反弹的市场条件和经济环境都不存在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波

    从全国来看,商品房市场2012年一季度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6%,平均房价同比下降1.16%。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4%,平均房价同比上涨1.85%。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4%,平均房价同比上涨3.77%。

    2012年CPI的表现是:一季度同比上涨3.8%,1-4月同比上涨3.7%,1-5月同比上涨3.5%。由此算出实际房价是:一季度下跌4.96%,1-4月下跌1.85%,1-5月上涨0.27%。2012年1-5月全国平均实际房价由小幅下跌转变为小幅上涨。

    从区域市场来看,1-5月,限购对一、二线城市影响甚微,交易量明显放大,房价相对平稳;三、四、五线城市调整加剧;全国出现量降价升。

    根据市场运行规律,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整仍将持续2-3个季度。从区域市场来看,一、二线城市基本触底,三、四、五线城市将进一步探底。从全国来看,量缩价升仍将持续几个季度,房价相对稳定。价升是因为一、二线城市房价高、交易量放大而占比高导致,并非真实的房价上涨。

    稳增长的政策基调,货币政策走向宽松,正在影响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但是,由于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库存量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维持紧缩方向不变,稳增长不同于2009年的刺激增长,不存在房价大幅反弹的市场条件和经济环境,近期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楼市处于适应性调整期促使房价下跌的因素还在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王洪卫

    2012年,楼市仍处于适应性调整期。受支持“刚需”政策微调、开发企业资金流动性改善、需房者风险偏好提升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的市场走势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量价齐跌”不同,整体呈“量升价跌”的态势:市场成交逐步回升,房价跌幅趋缓,市场趋于平稳。

    纵观未来市场走势,从短期来看,尽管近期金融政策调整的信号使得开发企业以价换量的动力减弱,降价楼盘数量及降价力度有所减小,但近期房价下跌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一是新建住房供求局面未根本性改变,买方对价格的敏感度依然很高;

    二是开发企业的非银行渠道的高成本融资仍处于集中偿还期,资金压力下,价格仍有博弈空间;

    三是保障性住房大规模供应将分流部分刚需,在当前投资需求被有效控制住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供应的提速将分流部分刚需和首次改善购买力,后市商品住房需求可能回落。

    而从长期来看,住房市场供需平衡往往是房地产价格长期走势变化的分水岭。当前在控制投资性住房需求的情况下,住房供应已经能够满足刚性需求,然而,考虑到改善型和投资性需求的存在,现阶段住房供应仍不能满足社会总需求。如果调控政策框架适度调整,逐渐释放部分改善型需求,房地产市场未来几年仍可能呈现供不应求局面,长期来看,房价仍有上升空间。

    限购限贷年内不会取消消费者不必“恐慌性购房”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

    进入2012年以来,开发商降价和促销效果开始显现,多数城市成交量开始回升,但销售较多的以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为主,“以价换量”取得成效。从资金链角度来看,2011年以来开发商普遍采取了保守投资和经营策略,随着销售量回升,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但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标是稳定房价,这个效果如何可持续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政府调控房地产价格将是一个长期战略,调控下的生存是开发商未来必须面对的长期挑战。资金链改善后,开发商也不宜盲目乐观和冲动投资,而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行业和市场规律,凝练和提升核心能力,以便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从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但大家对2009年过度刺激经济带来的后遗症记忆犹新,不太可能出现类似“4万亿”的刺激政策,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以“坚持调控”为主基调。因此,房地产市场可能表现出“价稳量增”的走势,不可能出现房价大幅反弹的局面。

    虽然房价在2012年不会出现大幅反弹的走势,但在较长时期看,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底部区域。因此,购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选择合适的项目购房。

    在调控政策方面,则可能继续“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同时调控政策措施有完善和调整空间,如鼓励首次置业和改善性购房。但是,“限购”、“限贷”政策今年不会取消,因此购房者不必“恐慌性购房”。

    房地产仍处于“白银十年”自住的刚需可以出手了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姚玲珍

    5月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的成交量向上,房价也开始走稳,但对于开发商来说,资金链仍有偏紧的压力,现在仍然是房地产市场的低潮期。以中海[简介最新动态]2009年在上海拿下的地王项目为例,按照其楼面地价计算,该项目的成本大概在1.6万/平方米左右,前段时间它开盘的价格仅为1.8万/平方米,开发商期望低开高走,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市场接受度并不能让开发商满意,可见市场还没有走出低迷。

    今年以来政府对于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息,以及对刚需购房者首次房贷利率的调整等,这些说明调控政策的底部已经过去了。最近成交量的回升说明了出手买房的购房者在增加,还有些购房者也在观望中,看调控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松动,因为买房人都是买涨不买跌的。

    下半年房价的走势如何,要看限购政策。限购作为行政性手段,对于市场的抑制作用是最有效的,但毕竟不是长久性的,因此有地方政府也在频频试探,而从中央政府的态度来看,限购是调控的底线,是不容挑衅的。在没有接替性的政策出台之前,限购不会退出。接替性的政策一是在持有环节征税,二是可能在交易环节出台相关税收政策,这点对投资投机需求影响更大。

    限购政策今年内仍将持续,接下来的微调仍将会是针对刚性的自住需求,而由于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白银十年”,长远来看房价还有上升空间,因此自住的刚性需求的确可以出手买房了。

(责任编辑:韩茜)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