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桥下埋水泥锥如矛尖 流浪汉被迫迁走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州天桥下埋水泥锥如矛尖 流浪汉被迫迁走

2012年07月03日 17:39   来源:国际在线   

  

 

    2012年7月2日,广州,在机场高速黄石南入口的天桥底下,有长约30米的锥形路面设施。

 

    在白云机场高速黄石南入口的高架桥,上桥处和下桥处的桥面下,近200平方米的平地上长满了森然的“牙齿”,约2000个水泥锥整齐地排列其上,每行约100个,每列约20个。底座呈正方形,边长及锥体高度约10厘米,每个间距约10厘米。从远处望去,如同一排排让人不寒而栗的矛尖。记者看到,水泥锥队列中有许多已松动,还有几处被清理出来,空着的地方可让人躺下。

  在马路正中间,机场高速桥面下,布满的则是长方形水泥砖,长约100米、宽约2米的地面上,水泥砖交错排列,密密麻麻。

  据一名附近学校的中学生称,从他记事起,这些水泥锥和水泥砖就在这里。一名环卫工称,可能是防止行人乱穿马路,但附近没有斑马线,这些东西阻挡不了行人穿梭其间。

  路边的商户猜测,这些水泥锥的存在是为了不让流浪者晚上露宿,“这一带流浪汉确实很少”。

  五山路与翰景路交界:一片水泥锥立起已多年

  位于天河区五山路与翰景路交界处的高架桥下,水泥锥面积数十平方米,紧挨着围墙,围墙另一侧是高铁铁道。附近清洁工李先生说,这处已建起数年,但他不知道是何时、何单位所建。

  桥下有一片空地,一些货车司机常临时停车此处。司机刘先生称,在广州亚运前,这里就已有这片水泥锥,他估计是为了防止有流浪者睡在此处。昨日记者在此桥下看到,一名流浪者靠墙坐在一处废弃的沙发上。附近桥下的绿化带边,摆着几块木板。刘先生称,常有流浪者在此过夜,无人干涉,也无人管理。

  客村立交:栅栏围蔽空地流浪者攀过睡觉

  记者在客村立交北侧看到,一处近百平方米的空地被铁栅栏围起,空地上躺着一名流浪者。

  附近搬运工老李说,他从湖北来广州打工约12年,这处空地被围蔽起也有五六年。不过他不清楚为何要围蔽。空地东侧围栏上有一个小铁门,但上了锁,附近摆摊小贩说,从没见铁门打开过。

  老李说,到了晚上,经常有流浪者来此睡觉,不少人翻过铁栅栏爬进空地睡,并无人干涉,“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流浪者)”。

  与客村立交类似,在海珠区工业大道与南田路交界处的立交桥下,也有一块空地,周围是绿化带,中间则用铁丝网围起。

(责任编辑:耿敏)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