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去菜市场买菜时你会发现,菜价突然涨了不少,你有没有问过摊贩为啥菜价会涨?家住西安碑林区太白社区的王大爷就经常问,但每次得到的答案几乎都一样:天下雨,菜难出地,所以就涨了。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零售市场:下雨天绿叶菜每斤涨一元左右
边西街农贸市场,7日,青菜从前一天的每斤2元涨到了3.5元为啥涨价?零售商说:“关键是一下雨……关键是批发价都涨了”
“你看,前两天青菜才一两块钱一斤,今天(10日)都涨到三块五了。下雨天这菜,贵得更吃不起了。”
7日上午,在西安市边西街农贸市场,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市民王大爷转遍整个市场才发现,已没有每斤2块钱以下的青菜了。
记者调查发现,青菜价格从前一天的每斤2元左右涨到了3.5元,而菠菜、油麦菜和茼蒿等绿叶菜也涨幅明显,每斤都涨了1元左右。整个农贸市场,低于2元/斤的菜品只有小白菜、蒜苗、青笋和芹菜等。
绿叶菜价格集体“发烧”,不少摊贩卖青菜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一两块钱就能称上一斤,现在却都是按把卖。“不称斤,只按把卖,一把两块。”记者将一把青菜放在电子秤上,发现才4两。
记者找了其中几家商贩进行了询问。
“昨天青菜才2元钱一斤,为啥今天就涨了一块多?”
“你没看今天下雨了,菜从地里都出不来。”
“你今早卖的菜是昨天从地里出的,但是昨天并没有下雨啊,咋能出不来呢?”
见自己讲的“道理”被驳了回来,摊贩面露难色地改口说:“关键是一下雨,路就不好走,菜运不出来,而且一见雨水,菜就爱坏。其实我们也没有办法,关键是今早的批发价都涨了……”
批发商:天下雨,菜难出、路难走,都是涨价的借口
西安朱雀农副产品交易中心,7日早上的青菜批发价格2.7元,直接涨0.9元为啥涨价?“看市场上菜量,如果菜少,就直接涨价了”。堵车也会推高菜价
为了破解王大爷的“菜价因雨而贵怪圈”命题,记者随后又赶到了上游的批发市场——西安朱雀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今早到市场一转,发现菜价突然涨了不少。”7日上午10时许,同为餐馆采购蔬菜和调料的市民周三娃和袁德发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市场的蔬菜区前议论着,而他们的车上已摞满了用塑料袋装好的青菜、菠菜、白菜和香菜等菜品。
“就今天涨得多,一下子涨了将近一块钱。”周三娃说,因为负责给餐馆采购,所以他几乎每天都要来市场批发当天所需的蔬菜。而他清楚地记得,大概10天前的青菜价格是1.2元。
“8毛的也有,但一般都是一块钱左右,就是昨天也才一块八。”周三娃说,而7日早上的青菜批发价格已是2.7元,直接涨了0.9元。
“油麦菜也涨了,昨天才1.5元,今天就成了2.5元,直接涨了1元钱……”袁德发插话说,“我也觉得奇怪,每次只要一下雨,菜价第二天肯定涨,今天是早上下雨,早上就涨了。”
“那些发大货(批发蔬菜)的,都是看市场上菜量,如果菜少,就直接涨价了。”已经批发了多年蔬菜的关翔说,“市场上发青菜的就那么几个,有时他们还会组成‘价格同盟’,同时涨价或降价。”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批发商孙洋的印证。“其实,蔬菜供应与需求关系才是菜价的决定性因素。”孙洋说,他们赚钱的多少,也会受菜市大势、天气和自身经验的影响。了解每天的供需情况是他们的“赚钱”窍门,其中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巡市定价”。
“每天凌晨开始批发前,我们都会派人在市场内先‘巡市’。”孙洋说,“巡市”并非是“随便逛逛”,真正目的是看看进场蔬菜的总量,特别是算出同类蔬菜和竞争性蔬菜的数量,最后,根据前一天掌握的买家购买数量,确定当天的菜价。
“天下雨,菜难出、路难走,都是涨价的借口,也是随便一说,不过有时真的希望下雨。”孙洋说,天一下雨如果市场同类菜少,他们就会涨价。但是,在批发过程中,也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价格。“不可能让菜砸在自己手里么,毕竟绿叶菜也放不住。”孙洋说,“不过一次涨价一块、八毛都是很正常的。”
此外,甚至高速路堵车都会成为菜价涨的理由。孙洋说,假设上午收到风,某一高速路大堵车,可能导致蔬菜很难及时运到市场,这种意外也会第一时间推高蔬菜价格。
蔬菜基地村民:“有时雨天收购价还不如晴天”
“有时候种地就像是赌博,赌上了就挣了,没赌上,就赔了”
位于西安市西三环的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中心,是西北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7日下午,在这里记者发现,青菜等绿叶菜价格为2.5元/斤左右。而7月8日再次来到这里时,青菜已经涨到了2.8元/斤;菠菜和茼蒿的批发价也直升到了3元/斤。
“市场的青菜基本都是从渔王村拉的,不仅距离西安近,而且整个村子都种青菜,基本不缺货源。”批发商董师傅说。他所说的渔王村位于沣东街办,距西安市区不到20公里,属于蔬菜种植基地。
7月8日,记者来到了这里。上午10时许,从早上开始下起的雨并没有停止的迹象,记者在村西边的地里见到了很多正在采青菜的农民。
“再下雨,菜长成了该卖还得卖。”村民王鹏说,他们村几乎都以种植青菜为主,一年能种八九茬,除冬季外几乎一月一茬。
“我们卖菜跟下雨没有关系,菜长成了就得卖,要不就长失形了,更卖不上价。”王鹏说,有时越是下雨,越要赶紧卖,要不,一连下几天雨,青菜就会起病,而且,还影响下一茬下籽。
在地里,很多菜农都是撑着伞冒雨采摘。当问起是否一下雨,青菜收购价就会上涨时,王鹏说“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跟上市时的菜量有关系。
“有时雨天还不如晴天。”王鹏说,20多天前的上一茬青菜,就是因为周边种植青菜的面积太大,最后到了上市阶段时,青菜量大反而导致降价。
“市场上青菜太多,价钱一直五六毛钱,一下雨菜还难出,很多人干脆用旋耕机打到地里了。”王鹏给记者算了笔账:种植一亩地青菜,光菜籽就得一二百元,再加上肥料、浇水、耕地等费用,如果青菜收购价低于0.5元就可能赔钱。
“雇人摘青菜每天的费用就得50元,一个人每天最多能出200斤,如果拿5毛钱算,能卖100元。”王鹏说,这样算下来,只剩50元了,这可能连成本都包不住。
村民王渭涛说,上一茬青菜很多村民都赔了钱。然而没想到的是,这茬青菜价却打着滚地向上走,尤其是下雨这两天。
“6号收的是每斤1块6,昨天直接成了2元。”王渭涛说,他家青菜还没出地,就被预订出去喽。“菜贩子打回电话了,今天给的价是两块多。”王渭涛的父亲说,“其实菜农没有太多的定价权,贩子说多少就是多少。”看着豆大的雨滴打在伞上溅起水花,王鹏抽了一口烟说,“有时候种地就像是赌博,赌上了就挣了,没赌上,就赔了。”
3个涨价理由你信哪个
这是关于菜价和天气的3个命题,也是商贩经常会说的3个涨价理由,你会相信哪一个?
理由1:天下雨——菜难出——产量少——菜价涨
理由2:天下雨——路难走——数量少——菜价涨
理由3:天下雨——菜见水——菜易坏——菜价涨
蔬菜批发商的“巡市定价”
“每天凌晨开始批发前,我们都会派人在市场内先‘巡市’。”蔬菜批发商孙洋说,“巡市”并非是“随便逛逛”,真正目的是看看进场蔬菜的总量,特别是算出同类蔬菜和竞争性蔬菜的数量,最后,根据前一天掌握的买家购买数量,确定当天的菜价。
菜价到底因啥涨
“蔬菜供应与需求关系才是菜价的决定性因素。”蔬菜批发商孙洋说,他们赚钱的多少,也会受菜市大势、天气和自身经验的影响。
“天下雨,菜难出、路难走,都是涨价的借口,也是随便一说,不过有时真的希望下雨。”孙洋说。此外,甚至高速路堵车都会成为菜价涨的理由。假设上午收到风,某一高速路大堵车,可能导致蔬菜很难及时运到市场,这种意外也会第一时间推高蔬菜价格。
探究:啥是“蛛网理论”?怎样让菜农提升谈判议价能力?
一把青菜的涨跌,经济学中又怎样解释呢?昨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申尊焕说,这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是经济学上农产品蛛网理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的典型案例。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现在这种分散的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信息不通畅和不匹配。”申主任说,农民的生产决策,多靠经验与相互之间有限的信息交流,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某类农产品陷入“少了涨、多了跌”的市场怪圈。
申尊焕说,要破解这一难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目前来看,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积极推进仓储物流平台建设,并建成产销一体化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申尊焕说,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不仅让生产实现规模化,这样在面对市场时,谈判议价能力才会提升,同时也解决了农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行动:西安将建年配送能力达50万吨农产品配送中心
“生产环节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流通环节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建设,减少流通环节,这都是我们将要加强的工作。”昨日下午,省商务厅市场建设处毕平阳处长说。
据介绍,西安市年内将建立年配送能力达50万吨的农产品配送中心,购置蔬菜进社区冷链配送车25辆;同时设立便民市场、便民店和流动售菜车300个。而这些都是实现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和农校对接的重要措施,从而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引起的价格波动。(华商报记者 周金柱 实习生 杨璐)
(责任编辑:李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