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遭遇了三连跌,但大部分城市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跟涨不跟跌”,并未跟随油价的下跌而下降。据记者调查,在7月11日国内油价下调后,目前仅青岛、深圳等11个城市对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进行了停收或下调。(中国经济网7月18日)
跟涨不跟跌的何止是出租车燃油费?去年猪肉价格飞涨的时候,绝大多数的饭店菜价都跟着大涨起来,但如今猪肉价跌,据说一头猪只能挣70块钱,哪家饭店因此下调菜价了呢?别怨政府部门不调燃油费,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着跟涨不跟跌的情结,惟一有别的可能就是这种情结是否关系到公共利益。
上到主管部门,下到小摊小贩,之所以跟涨不跟跌,而且还那么坦然,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很多行业缺乏足够灵活的定价机制,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小饭店老板,很多时候只要有涨价的理由是毫不犹豫就涨价的,说实话,这方面主管部门多少还算有点顾虑,毕竟类似水电煤气包括燃油费这类涨价行为,涉及到公众利益,即使是做样子,也要经过听证会等途径听取公众意见,反观那些大小饭店,说涨价就涨价,完全没有约束,凭啥不涨价?凭啥要降价呢?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在谴责跟涨不跟跌时,更应该思考,这种思维的产生,价格管理部门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呢?任何价格的波动都存在着公共属性,这就要求他们的价格调整,必须要严格按照市场的节奏来,有涨有降。
令人惋惜的是,很多时候,价格管理总是踩不到点子上,需要走市场规律的时候,他们去约谈,比如约谈一些烟酒商家,干涉市场规律。真正需要他们出面来维系市场平衡,比如已经奇高的饭菜价格,他们却噤声了。说失职吧,他们似乎很努力,但说尽职尽责吧,跟涨不跟跌都成风了。与其这种干得很累,却没啥好的效果,倒不如将精力研究在如何建立一个成熟的定价机制,让一切价格都随着这种机制在运转,而不是人为的操纵,这样才能赢得足够的信任与肯定,这或许才是价格管理对于市场调控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作者为辽宁媒体人)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