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暴雨致险企估损近5亿 律师:或可向市政索赔

2012年07月25日 07: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秦辰

  日前,北京一场暴雨令不少车辆被迫成为潜水艇。不过,“受伤”的不仅仅是车主,各家保险公司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中新网金融频道记者在走访多家汽车维修店后发现,进水车辆的维修费用普遍不低,如果发动机进水,则维修价格突破万元几乎毫无悬念。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京各保险公司估损金额近5亿元。

  暴雨致在京保险公司估损近5亿元 中国人保损失恐居首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截至7月23日24时,在京各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辆保险共接报案27459笔,估损金额约2.2亿元;财产险接报案1080笔,估损金额约2亿元;投保种植业保险农户受灾面积约28.6万亩,养殖业损失13942余头,种养两业估损金额约7180.9万元,第一笔农业保险预付赔款285万元已于今日支付到农户手中。截至7月24日9时30分,在京各人身险公司共接报案19起,其中涉及14人死亡、2人失踪、2人受伤,已确认赔付的保险金额为193.6万元。

  中新网金融频道致电中国太平洋财险的相关负责人,他说:“这次的影响范围比去年要广。从21日12时至23日9时,我们接到商业车险是4800多起。这一天半的数据,比平时多出了将近一倍。”他表示,目前受损车辆基本都在4S店或者修理厂,因此,具体的损失情况还需等到定损之后才能确定。

  而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截至22日17时,中国人保在北京地区共收到车险报案5241笔,非车险报案175笔,农险报案304笔。截至22日16时,平安保险接到车险报案4682件。参照上述数据,中国人保接报车险报案远超另外两大保险公司。这一方面证明其市场保有量之大,同时也意味着其遭受的损失恐居在京保险企业之首。

  上半年北京保险业收入达361亿元 损失金额对险企九牛一毛

  尽管数据显示,北京的这场暴雨可能给在京保险企业带来近5亿元的损失。但中新网金融频道发现,这一数字相对于北京保险企业的收入来说,只能算九牛一毛。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964175.72万元,其中仅财产险保费收入就达1324308.08万元。而上半年北京原保险赔付支出1348096.8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632183.87万元。

  照此数据推算,上半年北京保险业收入约达361亿元,其中财产险收入约69亿元。因而无论是5亿与361亿相比,还是2.2亿与69亿相比,都只能算是“毛毛雨”了。

  进水车辆维修费不低 发动机受损花费恐破万

  昨日,一位宝马X5的车主对中新网金融频道表示,他的车在这场暴雨中不幸被淹,并且发动机进水。他表示,当时保险只上了车损险,并没有参保涉水险,因而维修发动机的钱只能自己掏。“维修店的工作人员说,我这个车维修发动机最便宜也需要5万,贵的话可能要15万。”

  中新网金融频道走访北京西城区几家修理厂后了解到,进水车辆的维修费用普遍不低。除座椅等部件需整体拆卸外,电动座椅的线路也要检查更换。“一般维修费用至少需要3000至4000元。如果车内水位较高,触控面板里的芯片也得换。具体要看车的情况了。而一旦发动机进水,那维修费就得上万。需要几万,还得看发动机的受损情况。”一位维修厂的负责人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说。

  遇难者获赔金额不一 最高35.9万元最低仅1万余元

  截止记者发稿时,中新网金融频道在太平洋、平安、中国人保三大保险公司的官网上看到,仅平安保险公布了寿险索赔情况。据平安保险公布的消息称继22日平安人寿完成寿险业内首笔赔付赔付后,截至23日下午18时,平安人寿已确认5名客户遇难,其中4名客户理赔已结案,合计理赔结案金额64.9万。

  记者发现,遇难者的获赔金额较为悬殊。平安保险方面公布的消息显示,7月22日上午,平安寿险率先确认了房山区一名8岁客户在本次暴雨事故中身故,公司迅速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仅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赔付10675.03元。

  同日晚,一名东城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1日下午不幸遇难。了解案情详细经过后,平安产险于23日下午完成了案件的赔付工作,将3万元理赔款送到了孩子家属手中。

  7月23日一早,平安寿险又核查到三名客户身故。预计赔付超过58万元。23日下午17时10分,平安寿险已为保单受益人送去35.9万元赔款;另有两名出险客户的22.7万元、5.3万元赔案也在23日下午结案。

  律师称若市政存在过失 保险公司或可向其索赔

  对于保险公司遭受的巨额损失,有分析认为,由于市政排水系统不畅,造成全市大范围积水,进而使保险公司不得不承担巨额赔偿,因此市政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对此,中新网金融频道采访了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安百山。他说;“如果市政的日常养护到位,也没有下水道淤堵未及时清理的情况,那么市政方面是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但他同时指出:“如果它的日常养护不到位,排水管道在降雨过程中没能起到排水作用,排水不及时,未达到设计的排水标准,由此导致的增加的损失,市政方面是应该承担一定赔偿责任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看海的机会显著增多,不少网友质疑排水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对此,安百山说:“如果下水系统的设计、建设、施工符合当时的设计规范,而这一设计规范也符合现行有效的设计标准,那么它是没有责任的。即使认为标准有问题需要重新讨论,设计标准被推翻,也不无需承担责任。但如果设计或是建设施工标准明显低于当时的标准,则要承担一定责任。”

  定损维修过程较缓慢 保险协会称出险车辆无需提供气象证明

  由于本次暴雨影响范围较大,出险车辆较多,因而定损维修的速度也相对较慢。中国太平洋财险的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金融频道说:“很多车被雨泡了以后,尤其是发动机也被水泡了以后,要看有没有进水,然后采取排水等措施,这部分的工序不是很快。所以定损还需要有一段时间。”

  同时北京保险行业协会也向受损车主发出提示。全文如下:

  1.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报案,请您不必担心,延迟报案不会影响正常理赔。

  2. 本次暴雨造成大量车辆集中出险,但目前救援车辆有限,难以满足及时救援需要,请您谅解。您也可以与保险公司沟通后,自行联系救援公司。

  3. 涉水车辆在定损维修时必须要经过晾晒、拆解、检验和修理等环节,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确保修理质量。

  4. 如果车辆在水里漂浮时发生碰撞损失,只要受损车辆投保了车损险,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

  5. 由于暴雨等自然气候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理赔无需提供气象证明。

(责任编辑:袁霓)

閸掑棔闊╅崚甯窗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1101020200978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