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微博协会”发布微博称,厦大将开设爬树课。记者从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确认得知,厦门大学要开设爬树课一事不是传言,是事实。事情起因是厦大校长希望借鉴美国部分大学开设爬树课的经验,教会学生一些特殊逃生技能。(7月25日《厦门商报》)
大学要开爬树课,听起来有趣得紧。设想一下,漫步于书香四溢的校园,冷不丁一抬头,却见高低错落的树木上散落着一群大学生,有的爬上爬下,有的摘果子掏鸟窝,有的闲蹲于树梢,岂不滑稽,遭受抨击也属必然。可当这一报道与北京暴雨死亡37人相联系时,便会发现掌握一门逃生技能是多么的重要。
官方通报,死亡的37人中,因溺水死亡者达25人。站在防灾自救的角度看,如果这25人会游泳、爬树或者其他逃生技能,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发生得如此惨烈。
遇难者中有一名34岁的年轻人叫丁志健,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现任《阿阿熊》杂志社社长,在去单位途中所驾驶越野车被积水淹没,因为打不开车窗玻璃,无奈用头奋力相撞,但头骨都撞破了也没能撞开玻璃,最后不幸溺亡。针对这一件事,微博开始疯传“汽车座椅头枕实际是厂家设计的"安全锤"”,说是无法打开车门逃生时,只需把座位头枕拔下来,用那两个尖锐的插头敲打侧面玻璃,即可逃出生天。正当人们感到惊奇与欣慰,并加以热捧这一说法时,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和北京现代等汽车品牌的4S店人员均表示,厂家并没有头枕可破车窗的设计。汽车头枕的坚硬金属插头并不能替代安全锤,因为部分车型头枕根本无法卸下,且插头大多被设计为圆头,不利于敲碎车窗。
伪逃生知识与技能的流传,恰恰反衬了正规逃生知识与技能教育的缺失。看看如今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课程越来越难,内容越来越高深,幼儿园就开始学外文,小升初试题难道博士生……思维是练得越来越发达了,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却抛到了脑后。防灾意识薄弱、救人与自救能力脆弱,结果一遇上险情便束手无策。
活着是一切美好未来的基础,教会人怎么安全地活着,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回归点。对此,卢梭曾有名言:“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别小看了爬树课,艺多不压身,技多能保身,人生百年或许永远不会遇到需要爬树才能逃生的险情,但万一遇到一次,会便生,不会便死,绝不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实际上,类似的课程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大学再开设不过是对之前的欠账进行弥补。当然,这样的欠账还很多,在大学一一弥补也不现实,最好是从娃娃抓起。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