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愿与河南一道相携共进
□记者 陈学桦
“皖北地区与河南特别是和豫东地区,山水相连、民俗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互通,无论地理范畴还是历史渊源,皖北都属中原地区,因此,理所当然是中原经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表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上,安徽愿意同河南一道,共同努力,相携发展。
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高度重视,认为“非常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完全符合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实际,也符合皖北地区的发展实际。《指导意见》中的很多政策指向都是我们在实践中致力探索解决的问题”。
安徽方面认为,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主导产业是关键。在规划中,应针对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聚焦特色、错位发展、有序分工的原则,引导各地积极发展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节能环保的产业分工体系。
安徽方面建议,建设“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难题。在规划中,要明确在部分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并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出台一些具体的支持政策,以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
皖北地区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后,怎样推动同频共振,如何实现互动发展?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实现突破:首先要在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上实现互联互通;其次要根据产业布局特点和产业优势,加强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实现产业相互支撑和补充下的良性互动;第三,要加快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历史上皖北与豫东就是一个大市场,现在又同属陇海经济区带,因此,最大限度地激活生产要素,合理调配利用资源,才能实现共同发展。③6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