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飞天"雕塑背后的"政绩病"

2012年08月16日 10:35   来源:中国网   毕晓哲

 

乌市18米飞天雕塑雷人。


    近日,乌鲁木齐市新落成的18米高花堆雕塑“飞天”引来网友关注。有人认为雕塑上端人物造型应该美化,指责城市管理者的审美观与群众相偏离,甚至建议将其拆除。该雕塑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评价,“飞天”的人物造型比较饱满,整个比例非常好。(8月14日人民网)

    近几年来各地城市建雕像之风甚为盛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几年前,安徽潜山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318国道旁专门耗资600余万元立起了一座高达28.8米的“皖公”像,某地为纪念三国人物立起的关公像,再有去年媒体报道河南郑州立起的那座有8层楼高的“黄河女儿”雕像......还有日前媒体曝光的湖北襄阳市传出将以该小说中“襄阳大战”故事人物为原型在小北门广场建造郭靖黄蓉“射雕情缘”像。一些城市为了给某某人物立雕像,甚至不惜耗费巨资、劳民伤财。在笔者看来,对于立雕像之风的重视程度以及妥当与否的评价,本应比对乌鲁木齐市的“飞天”雕塑外形“美不美”更有争议价值。

    为什么时下大量城市流行“造像”之风?说白了就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产物,在城市决策者眼中,通过一个雕像或雕塑的建造,可以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让城市面子光鲜起来,让城市品味看起来似乎更高。这才是大量城市屡屡不惜重金打造雕像、不惜背离民意大兴建造雕像之风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这种热衷于表面“美丽”的建雕像之风,并不会改变城市的里子,并不会给市民百姓带来多大的实惠。一个城市真正的美是什么,是真正的宜居,是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城市的文明和包容,而不是一两座高大的雕像;城市的里子,是让百姓出行更方便、道路交通更顺畅,物价和民生指数更符合公众期待,也不是多建几座高大“美丽”的雕像;城市的真正内涵,不是几个高大的城市雕像能改变的,内涵在于至少暴雨之后不会“内涝”,内涵在于地下城市管道有没有“良心”,以及公共设施健全完备与否,全民共享与否,也不是取决于多几个高大的雕像。而一些注重了外在的雕像的城市,其工作重点和工作精力必然会偏移,注定了外表和面子就不会有精力关注城市的内涵和里子,所以说,城市大兴建雕像之风不是公众之福,本质上是一些城市决策者“政绩病”的发作和表现。至于,乌鲁木齐市新落成的18米高花堆雕塑“飞天”“美观”与否,是不是真正像传说中的“飞天仙女”形象?这根本就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本应是问题的细树末节。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