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GDP突破万亿元大关 年均增速达12.2%

2012年09月04日 15:46   来源:重庆晨报   

  重庆直辖市设立15年来,3300万勤劳智慧的重庆人民负重拼搏,书写出一幅幅科学发展的画卷: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统筹城乡改革如火如荼,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崛起。

  展望未来,重庆正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为实现“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拼搏奋进。

  发展:GDP年均增速达12.2%

  今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增速居全国第二。

  直辖15年来,重庆GDP年均增速达12.2%,超过全国同期增速2.3个百分点。

  15年来,在改造、兼并、搞活国企的同时,重庆不断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向“高、精、专”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逐渐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综合化工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转型迸发活力,发展没有止境。今年8月,重庆市委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工业面临的“高端制造业向欧美发达国家回流、传统制造业向新兴经济体加速转移”的“双重挤压”态势,结合重庆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市情,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

  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重庆的现代服务业日趋活跃。信托、租赁、小额贷款、私募基金、国际结算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迅速,联合产权交易所、股份转让中心等要素市场交易活跃,金融业占GDP比重达10%,已成为长江上游最具特色的金融中心;辐射西南的商贸物流中心在这里显现。

  今年6月,重庆市召开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出台了45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

  开放:开放平台日趋完善

  8月1日,来自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代表齐聚重庆,商讨进一步激活“渝新欧铁路通道”。

  “渝新欧铁路”的开通,是重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见证。重庆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除“渝新欧铁路”外,渝沪江海联运、渝深铁海联运相继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增至20条,创下中西部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国际货运航班频率等多项第一。

  在中央支持下,重庆的开放平台日趋完善。国家相继批准设立我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全国规划面积最大的内陆综合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中央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的重点新区———重庆两江新区。

  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重庆的外资到位数以每年50%的增长率递增,2011年重庆外资到位数106亿美元,排名中西部第一,比2008年的10亿美元增长了约十倍。累计引入世界500强企业225家,重庆已成为中西部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引擎。

  重庆还鼓励企业抢抓全球并购机遇“走出去”。

  改革:统筹城乡发展

  2007年国家批准重庆设立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从“三大经济区”,到“三大经济区、四大工作板块”,再到实施“主城一小时经济圈带渝东北、渝东南两翼”的战略,重庆统筹区域发展的格局逐渐清晰。统计显示,重庆“两翼”地区经济增速连续5年快于全市水平,“一圈”、“两翼”的人均GDP之比由2.4∶1缩小到2.16∶1;以主城区为核心,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0多个区县城、500个中心镇星罗棋布的大中小城镇群正在形成。

  在新形势下,重庆提出了“三个领先”的发展目标,即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领先,社会发展水平在西部领先,人民生活水平在西部领先。

  今年6月,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代表重庆市委庄严承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力争2017年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