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技术改造被赋予新的内涵。技术改造工作由设备更新为主,发展到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改造;由单个企业的改造,发展到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改造;由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发展到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领域延伸;由对分散布点企业的改造,发展到促进工业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由对企业个体的支持,发展到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持;由使用、掌握技术,向控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转变。那么,我省在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状况如何?政府部门为企业技术改造都提供了什么支持?企业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十二五”期间福建拟动员万亿资金
■通过技改杠杆撬动我省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引发工业结构调整,变福建制造为福建“智造”
企业家共识不改不行了!
记者在昨日的采访中获悉,国家发布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意见”,在我省及福州企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身处转型期的企业家来说,技改或许是他们华丽转身的关键。“没想到国务院专门发文对企业技术改造提出意见,联想到此前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觉得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技术改造已经被放到促增长的重要层面上了。”昨日,福州多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有这个感觉和认识。
长乐金峰,遍地是奔驰、宝马、保时捷等名车,给人留下强烈印象。这个有着“东南最大纺织品集散地”称誉的纺织城,造就了许多富豪,福州市场上卖出的保时捷车,一度有四成以上都是长乐纺织厂老板购买的。
不过,这两年长乐纺织人日子并不好过,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是人工成本快速上升。鸿鑫针织厂商表示,他们在最高峰时,一部机台每个月的工资付出超过了1万元,相当于工人月工资超过了5000元,就是普通工人的工资也超过了3000元,而两年前工资还普遍维持在两三千元,纺织业的利润越来越薄。
面对成本上升,一些传统产业已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较低廉的内地,因为有的企业在我省支付的月工资是3000多元,而在内地1000多元的工资就能请到同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不改‘制造’为‘智造’是不行了。”省进出口商会人士认为,产业升级才是关键,企业要通过流程再造,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转危为机”
怎么改?省里打出“组合拳”
怎么改?思路是:由单个企业的改造,发展到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改造;由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发展到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领域延伸;由对分散布点企业的改造,发展到促进工业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
针对企业技改,省里看得更长远。近来可谓动作频频,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首先,在上述国务院《意见》出台之前,我省就于6月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十二条措施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将企业技改作为工业稳增长的重要举措。随后,8月14日又在福州召开了全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工作会议,研究推动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之后,又出台《福建省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今年将统筹3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扶持企业技术改造。
根据“十二条措施”和“行动计划”,我省通过新一轮技术改造,重点企业70%的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
端出3亿元大蛋糕做得好切一块
为了保障“拳”打得好,我省今年计划统筹技改专项资金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新增2亿元。
那么,我省针对企业技改的投入有多大呢?
据悉,我省建立了省级“万亿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初步入选项目1585项,投资额1.4万亿元。同时,今年组织推进工业转型创新“百项千亿”投资计划,筛选出总投资额1650亿元的316项重点技改项目,重点跟踪、协调推进。列入“百项千亿”的重点技改项目,享受省重点项目的相关政策,省经贸委、省发改委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提供重大技改项目的前期经费。
而根据“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将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2012年和2013年分别完成2000亿元和2600亿元(来自全省各方面累计投入)。同时,我省还将组织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每年推进300项实施、150项投产、150项开工建设,累计建成投产“百项千亿”重点项目600项,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
今年我省技改扶持总投资5000万元
根据我省相关专家的测算,技改投资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非技改投入的3倍。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通过政策引导,技改犹如杠杆,撬动我省工业经济稳健增长,引发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的乘数倍增效应。记者获悉,技改使得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去年,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8年的33.8%提高到36%,3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5%,形成千亿产业集群3个、500亿至1000亿产业集群5个、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8个。
技改项目的投产,更是催生了一批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预计今年我省总投资5000万元(来自省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惠及475个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将累计新增产值720亿元。
记者获悉,2009年以来,我省以技术改造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调整振兴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实施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项目335项、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项目962项次,共争取国家支持资金13.3亿元、安排省级工商发展资金3.4亿元,带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500多亿元,有力促进全省工业快速增长。3年来,我省工业年均增长达16%。
分蛋糕尝“甜头”闽侯一企业减税4000万元
具体到企业方面,技改带来的“甜头”更是成千上亿收益。
位于福州闽侯的海源机械是一家生产重型机械装备的企业。在这家企业中,有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纤复合材料生产线设备”,花费了这家企业近4年的心血和3000多万元的投入,研制成功后一举填补国内空白。“企业去年产值6亿,科技创新投入超过3000万元,按照省里的科技投入加级扣除,能减免4000多万元的税收。”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光说,自主创新能有这样的底气,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企业技术改造优惠政策。
记者还从本地纺织行业了解到,技术改造带来的效益十分显著,如一台进口电脑织机可代替6台~8台手摇编织机的工作量,减少用工80%,节电率达44.6%。
企业技术改造的甜头,不仅体现在“钱”上,更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
国电福建电力公司是我省的碳排放大户。由于实施集中供热改造和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可比机组中保持领先。去年,国电福建年供电煤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每千瓦时22克。按照国电福建公司全年火电发电量计算,相当于一年节约了2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万吨左右。
技改资金瓶颈银行贴息贷款
永泰一家纺织企业自主研发了一款高科技布料,被称为“纺织业的鱼翅”,别人一吨卖两三万元,这家企业能卖七八万元,利润如此丰厚,却看得见却“吃”不着,原因就是产能上不去,而想要改造升级扩大产能,又苦于没有钱。以前像这样缺少升级改造资金的企业还有不少。
这是目前制约企业技改的一大瓶颈。不过,这个瓶颈也已经被考虑到了。在我省一系列鼓励企业技改的措施出台后,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快贷款审批并在利率方面适当给予优惠。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的,按年度担保额的8‰比例给予风险补偿;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提供融资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及公司债、企业债券等方式募集技术改造资金。“百项千亿”项目则按银行贷款实际发生额的5%给予贴息,其中以技术设备投资为主的项目可按技术设备投资额的5%予以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记者获悉,在财政和税收方面,我省将落实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进口免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