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虚荣心”导致旅游景点大投入、高票价
9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首批全国80家游览参观点于“十一”黄金周前降低门票价格,降幅近四成,其中13个游览参观点将实行免费。中秋节前,还将公布第二批近100家降价景区名单。
有观点指出:门票下调是好事,但此次降价力度并不大,并且降价名单中大多是“冷门景点”。此后,对于种种质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景区降价主要是起到示范作用,同时遏制地方景点涨价的势头。随着地方财力的增加和对景区投入的增强,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将呈现下降的态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部主任马晓龙曾就景区门票上涨做出计算: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涨幅为5.4%。根据上一轮“五一”期间景区票价上涨计算,三年涨幅即使按最低标准20%计算,年均增长也超过了6%,高于CPI增速。
景点门票居高不下,多家景点给出的解释为:大部分门票收入用来维护日常运营和景区修复。对于这一解释,马晓龙表示质疑。
以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为例,该景区年客流量过百万,年门票收入为1.5亿元左右。曲阜旅游文化管理局副局长周鹏曾对媒体表示,2011年用于景区相关管理及维护等投入为3000万元。这一数字仅为门票收入的五分之一。
对此,马晓龙表示,目前的矛盾是,一方面当地政府希望通过景点赚钱,一方面又想通过行政手段抑制景点票价。“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即使一些冷门景点因政策因素降价,待其变得热门后,价格也难免回涨。
在他看来,地方政府收入、当地经济发展与景区之间存在过密关系。“虽然是公共资源,但地方政府大都将景点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其公益性不足。另一种公共资源‘公园’就很少遭诟病,因为有关部门会投入很多资金,补贴公园维护、运行,将其作为改善当地百姓生活的市政工程。相比之下,旅游景区身上的‘功利色彩’浓郁得多。”他说。
此次价格下调后,对于“降价多属冷门景区”的质疑,发改委方面给出解释:降价景点目前大多基础设施不需要巨大投入,银行还贷压力较小。
马晓龙认可这一解释。他认为,正因一些地方政府在景区前期建设中投入过大,身负巨额贷款,因此必须以高门票、高消费的方式弥补财政窟窿。
地方政府在景区建设中“大手笔”频频出现。9月16日,媒体报道西安花百亿打造28个人工湖。有观点指出,在水资源缺乏的西安,何来建设用水及资金?这究竟是民生工程还是政绩工程?9月25日,媒体报道湖南为公祭舜帝大典投资亿元改造景区。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孝德直言,当前旅游产品发展存在失控现象。“地方政府不惜代价斥资打造景区,一方面意在拉动当地GDP;另一方面,与其他产品不同,旅游景区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一个地区如果拥有知名景点,很容易成为当地政府的名片和营销手段。”
他直言,近年来,有很多地方政府在景区筹办晚会、展览、观光节等大型活动。这样做既能提高当地知名度、招商引资,也能请来上级和各地名人,拉关系、宣传个人政绩,益处多多。这样做并无不妥。但一些地方政府做得“有些过”,过高估计了景点经济价值。
“有些地区景点定位与实际严重脱节。我去基层参观看到,一些传统旅游资源并不需要大规模投资、重建、新建,但当地政府执意将其打造成国家级甚至亚洲级、世界级景观,为门票提价找借口。”
张孝德认为,旅游产品并非当地政府的垄断资源,应定义为国民资源。“旅游资源被两种力量挟持:一个是资本力量,巨额资金控制其定位、规模等;另一种是政府、行政力量。”
对于这一观点,马晓龙表示赞同,“即使由企业经营,大多也是政府通过委托经营的方式,转让经营权。地方政府能从其中获得巨大利益,与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密切相关。”以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为例,每年门票收入1.5亿元左右将全部上缴地方财政,景区维护所需资金需申请报批。
“目前景区建设中,掺杂了过多地方官员的虚荣心,以‘价格高、规模大、名声响’为依据,是错误的发展理念。”马晓龙说。
张孝德建议,景区定价不能完全采用市场化体系,该受到有关物价部门的约束。“景区首先是公共产品,所有公民都可享受。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应及时将景区收入用于民生建设。”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