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透视]晒官员财产缺广度深度:阳光为何受阻"半公开"现象
近期,随着“表哥”等公共事件的发酵、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成为舆论绕不开的话题。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频出晒官员财产新政,牵动着公众的那根敏感神经。
25日,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公示14名拟提拔任用干部的个人房产、车辆、收入、投资等财产情况。本月初,安徽省庐江县宣布将把干部任前财产公示的范围由原来的拟提拔副科扩至正科,公示不只限于“上墙公示”,还要在庐江县先锋网上公示。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今年8月则将600名现任科级干部在网上公开财产。
晒财产官员级别由副科扩到正科,晒的范围从干部任前到现任干部,晒的平台由内部公示到外网公开,一些地方推进干部财产公开的举措被舆论评价“带给人惊喜”。有网友对此表示:“前进的脚步愈来愈快,这让人看到希望,值得表扬。”
在有人叫好的同时,也有网友直言:地方晒官员家底似乎“没有实质性突破”,显得“缺乏诚意”。
在徐州贾汪区干部晒家底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很快就有网友找出其中的“软肋”:在随机查看的100名干部个人公开信息中,有96人的申报内容如出一辙。部分网友据此认为是有“作秀”、“走过场”之嫌。网友“阿拉蕾宠辱不惊”在“围观”了浙江磐安县干部任前财产公示的情况后说:“公示的多是‘新人’,且官员级别太低,当涉及更高级别官员的财产状况时,有关部门总是讳莫如深。”网友“鸭梨山大00”则表示:“财产公示步伐再快一些,力度再大一些,除了广度上的延展外,也在深度上多下工夫,让阳光照耀到更隐蔽的角落。”
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进行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行改革破冰之举后,每一次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举动都会引发公众强烈关注。分析人士指出,伴随中国官员财产公开的步伐,一方面,从官方到民间,对于官员财产公开的必要性、迫切性越来越凝聚广泛共识;另一方面,对于财产公开中哪些人需要公开,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公开,怎样公开等问题的分歧也普遍存在。
围绕这一话题,廉洁文化研究专家,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学俭认为,当前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两级分化加剧期,群众对官员财产公开怀有很高的期待,正因为此,官员财产新政的推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官员财产公开已经实行很多年,为什么受到社会的质疑呢?原因就在于,出现过很多不公开、假公开和半公开的情况。让公众不得不提出质疑。”
武汉大学教授、知名舆情学者沈阳表示:“对于部分先行先试的地区及其政策,应该予以鼓励。”同时,应进一步探索出达到民众更高要求的公开路径。没有公开的地区要向公开地区看起,积极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的推进需要时间,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应支持不同地区做一些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比如让有的地方从小处着手,集小成大,有的地方从震荡力最大的部分下手,形成示范效应。”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帆也认为:“干部财产公开是系统工程,它涉及的不仅是工资收入公开。工资的公开相对容易,但不动产和其他资产的公开则不是那么简单,甚至意味整个不动产登记系统都可能要对社会公开。”比如,假如某个官员向社会公开有一处房产,可事实上有十套,但公众无法从互联网上查询到真实情况,这种公开则没有意义。
“正因为是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将会面临很多阻力,遇到很多障碍。要实施这一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有坚强的政治决心。”傅学俭说。
沈阳认为,当前,各地应该制定较为详尽的财产公开路线图和时间表,各地政府的施政水平应和国民信息公开素养的提升相适应,对于先行者予以舆论和机制鼓励,严防信息瞒报,敢于追责,把信息公开最为一项国家建设目标,严守法治,积聚民心。(记者 陈元)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