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7日从浙江省政协十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议上获悉,浙江目前共有近500万低收入群众,而这些人中,有近半并无劳动能力。浙江省政协在《加快推进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中提出,应把大力发展教育作为扶贫帮困、加快推进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的治本之策。
按照国际通行的以居民收入中位数的50%-60%作为扶贫标准计算,浙江省目前共有城乡低收入户籍人口约为515万,其中,城镇低收入户籍人口155万,农村低收入户籍人口约360万。
而据初步统计,浙江城镇低收入群众当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约占近半数左右,农村低收入家庭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约占六成。
且数据显示,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中没有文化的占10.45%,小学学历占31.01%,与2007年相比,80%以上低收入户劳动力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尚未改变。
浙江省政协在今天作出的《加快推进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中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是提高低收入群众素质和劳动就业能力的基础,也是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根本。
报告提出,应把大力发展教育作为扶贫帮困、加快推进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的治本之策,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和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和中等教育。
报告同时建议尽快启动新一轮扶贫帮困工作,区分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把“精神富有”和“文化扶贫”纳入扶贫帮困工作中,并加大扶贫帮困投入力度。(完)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