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合肥高新技术产值增长到2021亿元

2012年10月08日 00:00   来源:安徽日报   

合肥新站——诞生中国平板显示基地。

  国内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第一台4G基带芯片原型机、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部省市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院……

  “十一五”期间,合肥高新技术产值由488亿元增长到 2021亿元,年均增长32.9%,占 GDP的比重由 13.8%提高到23%,总量占全省34%。2011年,合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1331亿元,增长75.9%,占全省去年产值 4132亿元的32.21%。

  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十大创新型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全国城市信息化试点市……纷至“创新高地”合肥。创新,已逐渐成为“大湖名城”名副其实的动力之源。

  培育创新“基因”

  培育创新 “基因”,关键就在于创新人才。没有科技人才的“中流砥柱”,科技创新无从谈起。

  首先,合肥借力“产学研”充分发挥合肥科教基地人才资源优势。在“服务高校就是服务创新、发展院所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的理念中,加强政府与科研院校单位的不同方式的合作。五年多来,合肥先后与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建立院(校)地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院企互动工程”,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其次是引进 “外援”,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从2005年起,通过组织实施“3820”产业英才建设工程,在20家企业设立产业英才岗位,集聚了160多名优秀创新人才。同时加速实施“蓝领人才引进与开发计划”。 “十一五”期间,合肥每年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约15万人,并推动22家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与此同时,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在实践中,合肥率先在全国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并建立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目前已有近300家企业列入培育计划。合力叉车和科大讯飞等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江淮汽车、工大高科、美亚光电、通用院、安凯福田等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在培育、扶持和壮大本土既有创新型企业外,积极引进境内外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培育创新 “基因”,截至今年6月底,合肥全市重点实验室达到121个,同比增加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3个,增加82个;企业技术中心222个,增加63个。今年上半年,合肥全市专利申请数6208件、同比增长31%,发明专利授权量556件、增长54%,引进科技成果998个,增长23.6%。

  构筑创新“平台”

  为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与企业创新主体的壮大,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如何为之创造载体和平台,通过人才、项目、企业和产业的整合来推动的科技创新。

  在合肥“十一五”的实践中,首先充分发挥产业规划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的引导作用,通过构建 “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实施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建设。尤其是通过在合肥高新区规划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重点建设集研发、转化、交易、服务为一体的创新载体和平台。在这个平台内打造了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基地、孵化基地和产业基地”为内容的“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作为具体载体,推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创新创业服务等的建设与发展。通过载体和平台的成功建设,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人才汇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础上,通过培育“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迅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在构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上,通过一套科学实用的制度体系安排,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一个让信息、资金等各种要素资源能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的“通道”。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仪器设备共享、文献信息、创新合作、专业技术等六个子平台全部投入运行。与此同时,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尤其注重推动和创新对接模式。自2001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暨项目-资本对接会”,已成为合肥在推进自主创新中构筑创新“平台”的一个缩影。

  政府积极“作为”

  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其能否被很好推进,虽关涉到观念、举措、环境等诸多综合因素,但根本还在于政府是否积极“作为”。

  政府的积极“作为”,首先体现在决策与执政者对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理念的高度自觉上,并将这种决策与执政者的理念自觉形成社会自觉,形成对科技创新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良好的创新氛围与条件。正是在这点上,作为后发城市合肥很好地通过在创新中的积极有效“作为”,大刀阔斧的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将创新成为执政的自觉,不断推动科学可持续发展。

  政府的积极“作为”,关键是体现在通过开放和配套改革,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篱笆”。

  合肥科技创新的实践,尤其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尤其是综合配套改革下的“新生产关系”的建立,就没有科技创新的突破与高新产业的质变。在合肥“十一五”以来围绕科技创新改革的实践中,尤其注重了科技创新环节的审批制度、人事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更为可贵的是,合肥“十一五”以来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并非仅仅停留于配套制度改革的层面,而始终坚持在相关配套改革制度与举措的高质量运行中,追求制度的实施效果。尤其是通过“点对点”的精细化政府服务,来保证各项围绕科技创新配套改革制度的落实。

  在创新引领下,到“十二五”末,合肥力争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达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0%。至此,“创新高地”将把“大湖名城”描绘的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