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京水西门的退休大妈高玉凤,常在和平广场散步锻炼,最近她注意到这个广场边多了几块绿色指示牌——“应急避难场所”。“这个标识告诉我们,万一发生地震等灾害,大家可以从家里疏散来这里临时避难。”广场管理人员解释。高大妈很快发现,身边不少公园广场等开阔地,如南湖公园、宝船公园、绣球公园等,都设置了“应急避难场所”标识。
南京应急避难场所可容254万人 截至目前,南京已建有54处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有效面积383.3万平方米,总共可容纳254.95万人。
“应急避难场所被称为最重要的‘生命之伞’。”南京市地震局应急救援处负责人王金宝告诉记者,在城市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灾害的有效办法,许多发达国家都按照人口比例来建设。
记者调查发现,南京应急避难场所一般都选址公园、市民广场、学校操场等地,在已经建成的54个中,设在公园的有17个,设在校园的有11个,设在社区广场的也为数不少。
“应急避难场所按规模能力分为三类,一类是能提供居民30天以上生活的综合设施,二类是能提供居民30天以内的一般设施,三类是能提供居民10天以内生活的基本设施。”王金宝坦言,对照国家标准,南京目前只有尧化门和国防园这两处能达到一类要求。其中尧化门为南京最大的室内避难场所,有效面积1.88万平方米,能为5000多人提供住宿、饮水等应急服务,并存储着帐篷、棉衣棉被等1.6万立方救灾物资。
“人防”变“民防”,意义非同小可
应急避难场所,除露天的以外,大量的则隐蔽在地下。“看,我们地下车库外面都挂了‘民防工程’指示牌,只要顺着指示牌箭头,就能跑进去掩蔽。”在河西某小区,一位物管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该小区就统一给地下车库等民防地下空间挂牌进行明示。
省民防局应急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起,我省民防部门在全国率先为地下民防工程统一制作了橘黄色的民防工程指示牌,并特意注明了“应急掩蔽场所”字样。来自南京市民防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市已设置了9000块民防指示牌、5300块标志牌,对全市2000多个民防工程进行了全覆盖。而在全省,目前已设置各类民防标识牌近4万块,基本覆盖了公共场所地下空间、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以及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等,标识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一。
“‘人防工程’变成‘民防工程’,一字之差,意义则不一样,更凸显了平战结合的转型,表明不仅要确保战时有效应对现代空袭,还要确保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中发挥更大作用。”省民防局局长苏振远如是说。
真正达标,离不开全社会广泛参与
探访南京众多应急避难场所,记者也发现了存在问题,主要为,大多数场所目前只是设置简单的标识,仅具备临时应急避难和疏散功能。有的甚至只是一片空地或操场,没有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也无旱厕等应急设施。许多地下停车场等掩蔽空间,基础配套设施和基本防灾物资储备目前还是空白。
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教授吴涛认为,平战结合,将是城市民防工程的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必须,现在许多城市的民防工程数量不足,设施欠缺,这迫切需要在今后的建设规划中给予强化和完善。
今年,南京市计划对河西中央公园和大行宫的地下民防工程进行改造,按照省级标准建设城市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在苏州、无锡、徐州等城市,大型民防工程改造建设也都在加紧进行中。
苏振远坦言,要让大量民防工程升级为达标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政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时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责任编辑: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