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服务外包产业,可以用“势头强劲”四个字形容,但是,不得不面对一个客观现实,那就是没有一家响当当的企业,因而在行业榜单中缺位。为了提升皖企的力量,一方面政府“筑巢引凤”;另一方面企业抱团突围,在下个行业发展“黄金十年”中,打响“安徽牌”。
服务外包业迎下个“黄金十年”
服务外包业被称为拉动二十一世纪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日前,2012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大会在马鞍山落幕。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服务外包行业逐步摆脱经济危机消极影响,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万连坡介绍,今年1-8月,中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85124份,涉及金额367.6亿美元,同比增长53.9%,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已达380多万人。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余涛说,今年1-8月份,软件行业运行好于工业运行情况,实现业务收入15177亿元,同比增长26.2%。
“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10年来,中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年均增长38%的快速发展。随着去年以来多部委发布进一步鼓励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正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赵小凡说。
无一皖企跻身业内排行榜
作为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2011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排行榜”颁奖仪式举行。“中国软件出口企业20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20强”、“2011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年度稳健品牌”、“2011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年度领袖人物”等榜单和奖项纷纷发布。
“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排行榜”是目前业内最早的一项以企业的出口和外包数据为考核标准的排行活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最具分量的两个榜单——“中国软件出口企业20强”和“中国服务外包企业20强”中均没有皖企的身影。排在出口前三的分别是东软、华信和海辉;而外包20强中也大牌云集,包括电讯盈科、浙大网新、柯莱特等业界知名度高的企业。
纵览全系榜单,仅有马鞍山花山软件园入围“2011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园区最佳产业发展环境奖”。而马鞍山市商务局荣获的“2011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政府推进奖”更像是一个安慰奖。
政府筑巢引凤我省力促产业发展
没有获奖并不代表我省在软件和服务外包上的短腿,事实上,这次大会选择在我省召开,侧面证明了安徽发展服务外包的潜力和实力。近来年,安徽抢抓国家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机遇,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世界知名服务外包企业也竞相来皖投资兴业。 2011年,省政府批准设立马鞍山软件园,当年就吸引了北京东华软件、上海水木动漫、美国微因技术等20多家企业入驻。
此外,从马鞍山花山软件园的获奖不难看出,安徽正在积极努力“筑巢引凤”。在业内,不管是浦东软件园、南京软件谷,良好的环境是培育企业壮大的首要条件。而以马鞍山为例,正在为这些企业创造最佳投资环境。
“马鞍山软件园入驻企业只需想一件事,就是如何做大做强。其余的事全部交给我们,我们提供保姆式服务。”马鞍山软件园项目负责人程雪涛用一句话突出了服务的概念。光有服务还不够,还得有好的政策。从2008年起,一系列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扶持政策的出台,扶持服务外包企业载体建设、人才引进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外包皖企抱团“走出去”
目前,安徽已有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合肥也成为全国12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之一。今年以来我省共有88家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其中业务过千万美元的企业有10家,过百万美元的企业有39家。
“上半年,安徽实现外包合同金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这已是安徽服务外包业连续多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本清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我们服务外包接包的合同额和执行额,都增长一倍以上,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
除了政府打造一流环境外,企业自身也在抱团求发展。日前,安徽省首个服务外包企业联盟——芜湖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美国BizPlus公司、中软集团与芜湖准信科技、兆尹信息等10家企业组成,充分利用国际知名商务咨询运作公司和外包行业协会的力量,推进开展国际化经营、扩大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培育外包新增长点。同时,马鞍山也成立了外包企业协会,让企业以“滚雪球”的模式联合壮大,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