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扬州出招破解"菜价怪圈"

2012年10月29日 15:03   来源:扬州晚报   实习生刘冰洁、见习记者陈高君、记者王张庆

 

    菜价贵一哄而上,扩大种植菜价压低,菜贱伤农又不愿再种……一边是“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一边是白菜成堆扔、萝卜烂在田里无人要,“菜贵伤民”与“菜贱伤农”轮番上演,菜价似乎已成难以破解的“怪圈”。记者调查发现,破解“菜价怪圈”,扬州正在出招:建设食品工业园助推蔬菜深加工、与农户签约实现订单生产。目前,这两种方式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农产品深加工前景如何?

    食品工业园瞄准高端

    “食品工业园是华东地区目前唯一的集食品加工、制造、流通、研发为一体的现代食品产业集聚区。”广陵区食品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刘明辉告诉记者,工业园2012年预计产值15亿左右。刘明辉表示,园区下一步将重点引进和发展高端食品产业:如科技含量更高的保健品、保存时间更长的速冻食品等。

    记者了解到,基地自建设以来,已完成投入15亿元,引进内外资项目45个,预计建设完工后总投资近80亿元。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园区规划打造30万-40万吨级的大型冷链物流配送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刘明辉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保鲜度、营养成分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农产品加工的高附加值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深加工附加值能有多高?

    价格多则能上涨几十倍

    深加工附加值有多高?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2008年,刮起一阵“养生热”,风传山药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因而扬州前两年山药价格“水涨船高”,零售价曾一度比肩猪肉。

    不过,昨天,记者从联谊批发市场了解到,现在每斤山药平均批发价在2元左右,与前年5-6元的批发价相比,便宜了三分之二。“主要是前两年山药价格高,种植户纷纷扩大种植面积,现在山东的收购价就1块多,菜农都是亏本卖。”商户王建表示。而记者在市区的一家超市却看到,一款30克包装的山药脆片售价高达4元,价格与山药收购价相差数十倍。

    无独有偶,市民常吃的杏鲍菇、金针菇、香菇等菌类,经过烘干等工序处理,再加上精美的包装礼盒,在扬州的超市内,售价可达200元,是散装产品价格两三倍。

    订单式生产有何作用?

    保证收入,调动农户积极性

    除了深加工,订单式生产更是破解“菜价怪圈”的有力招式。

    “农民种多少我们收多少,可以说宝应县主要产豆地区多半农户都选择了订单式生产模式,更愿意将自家收上来的豆子卖给企业进行深加工。”昨天,扬州维扬豆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张秀丽告诉记者,公司平均每年要向农户收购上千吨大豆。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模式,极大地保护了农户的利益。据介绍,2006年他们与宝应县安宜镇2000个农户签订了种植万亩大豆的十年合作收购协议;2009年与宝应县三阳镇、泾河镇各4000农户签订了种植大豆各两万亩的长期合作收购协议,2010年收购5500吨,2011年收购6000吨。

    订单式生产不仅保证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也保证了企业拥有品质较高的稳定原料来源。与此同时,2010年企业的原料利用率提高了6%,

    2011年企业的原料利用率提高了7%。“达到了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的。”张秀丽表示。

    订单式生产还需有哪些突破?

    冷链技术可扩大储存能力

    “我们生产的素菜包子所用馅料的蔬菜,也是同沙头一家名为绿洲的蔬菜基地合作。”扬州富字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总监助理李成忠告诉记者,公司主营的速冻包子馅料需要用到的萝卜、芹菜、韭菜、荠菜、青菜等,需求量较大,仅青菜每天大约就需要3吨左右,也都是来自农户订单式生产,“对于农户更有保障。”

    现在青菜的收购价是0.3元一斤,而夏天青菜的收购价是3元一斤,价格相差十倍。如果现在大量收购青菜,放到来年夏天使用,既能有效解决菜农把菜烂在地里的窘境,还能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而这样的设想,在李成忠看来,利用冷链技术完全可以使之成为可能。

    李成忠表示,现在公司的冷链车间正在规划建设当中,预计明年年底可投入使用。“冷链车间的温度要达到零下40摄氏度,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将室温蔬菜降低到零下18摄氏度,利用这种技术处理的蔬菜可以放置一两年,还很新鲜。”李成忠说,夏季不仅是蔬菜荒季,而且虫害最为严重,农药残留超标的事件也最容易发生,而秋冬季节,蔬菜大量上市,且使用农药较少。

    除了冷链技术,李成忠表示,脱水蔬菜也是一种可以将冬天的蔬菜保存到夏天食用的方法,“但脱水蔬菜的口感明显比不上冷冻蔬菜,所以如果要引进这一技术,扬州企业还要在口感上多做研究。”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