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体育纳入高考是大势所趋

2012年11月05日 10:21   来源:每日新报   韩晓波

  昨天(11月4日),一则不甚起眼的新闻引起了轩然大波——按照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各校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引起众人关注的是这句话,“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虽然只是一句务虚性的语言,但已经透露了这样的信息:第一,体育成绩看来是要进入所谓“会考”的范围了;第二,由于会考成绩现在已经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重要参考,那么,体育就有可能成为高考录取的参考条件之一;第三,将来会不会在高考中也有体育的成绩?也未可知。

  消息一出,立即引来支持和反对两种意见。

  支持的意见大多来自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这派意见认为,如今的青少年、在校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自觉性本身就不高,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如果不是去参加什么奥数班、辅导班、钢琴班、舞蹈班、书法班、围棋班之类,那么他们就宁可宅在家里玩电脑游戏,却不会去像过去的孩子们那样踢球儿打弹儿。学校和老师们,则出于规避风险责任的考虑,让孩子们能尽量少活动就少活动,免得万一有个小磕小碰的,家长逮着就不依不饶,非扎学校一笔款子不可,所以对发展校园体育也没多少真正的积极性。如此一来,中国孩子们一方面在身高、体重方面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却在肺活量、柔韧性、协调性、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上每况愈下,长此以往,怎么得了?因此,用高考或者会考这样的机制来“倒逼”,逼孩子们重返运动场,甚为必要。

  反对的意见则大多来自学生本身,特别是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们,特别是那些自认为“没有运动细胞”的孩子。他们的担心主要是害怕再增加新的负担。学生减负这件事年年喊,月月喊,就是减不下来,因为高考的竞争机制没有改变。现在,如果再加上一条体育成绩的竞争,岂不是更加严酷?

  事实上,某些学校、某些地方已经在高考综合评价体系中加入了体育因素。比如清华大学,素有体育传统,马约翰教授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在今年自主招生当中,就明确包含有体育的成绩考量。很多省市都规定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即会考)每科目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读二本以上院校,将来这其中也要包括体育,体育得D者就最多只能上三本了。

  其实,《意见》说得很明确——“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就是为了引导学校、学生重视体育、加大对体育运动的投入。这个颇有一种“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味道:既然目前青少年体能体质的下降与以高考为轴心的应试教育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最直接最有效的破解之道,也在于高考这根“指挥棒”本身。早些时候,有人谈到中国足球的水平日益下滑,从亚洲二流降到亚洲四流,痛心疾首,找了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青少年玩足球的人越来越少,足球在中国成了无源之水,同时提出“高考如果考足球,中国足球上不去才怪”。此话虽糙,理却不糙,既然国人的教育都围着高考指挥棒转,那么就不妨将这条指挥棒指向体育。当然,要在保证公平、透明、可操作的前提下,这还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探索、试点工作。

  总之,体育纳入高考是大势所趋,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欢迎、支持。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