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生物防治沙工程共造林种草15000多亩

2012年11月07日 13:14   来源:西藏日报   温凯

  “以前的狮泉河刮起风沙来,可以堆得围墙那么高,整个城市都是灰蒙蒙的。”在狮泉河镇当了9年环卫工人的巴桑告诉记者,“但是自从启动生物防沙治沙工程以后,这些年来,狮泉河可以说几乎看不到一粒沙子了。”

  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以前,狮泉河镇附近本来约有红柳和锦鸡儿灌木林1.5万公顷,但由于驻地机关缺乏薪柴,又无其它能源可利用,只能对灌木林进行掠夺式采挖,到1983年,灌木林基本灭绝,使狮泉河镇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形成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不下雨,干旱鬼神愁”的恶劣气候。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阿里地委、行署从1989年开始把狮泉河盆地沙害治理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相继几次邀请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治沙专家赴狮泉河镇考察,完成了《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县城风沙形成因素和治理方案》和《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风沙危害与整治规划》,从此拉开了狮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序幕。

  2002到2012的这10年间,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生物防沙治沙工程共计造林种草15370亩,截至今年6月,总投资已达到6606万元。目前,第四、第五期工程已由阿里地区林业局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请求立项,规划工程总面积约1万亩,计划总投资5664万元。

  如今,顺着国道219线从南入口进入狮泉河镇,在距离城区还有近10公里的地方,就能看到成片的人工种植的林木和草地了,有些甚至望不到边。尽管部分林木还处于幼苗阶段,但足以让人想象它们长大成林后的葱郁景象。

  “从砍树再到种树,我们可以说走了一段弯路,希望随着治沙工程的深入开展,森林能够再次回到狮泉河。”作为环卫工人,这是巴桑目前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