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大学生农机手"走上秋收岗位

2012年11月09日 09:40   来源:解放日报   黄勇娣 实习生许梅
    “叮叮,叮叮叮……”清晨六点,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金立煌就被自己设定的闹钟猛地闹醒了,他随即一个仰身从床上跳下来。在匆匆换乘公车,又步行10多分钟后,7点15分金立煌准时到达松江区洞泾镇农机站,开始了他一天的秋收劳作。眼下,在市郊各区县的田间地头,来自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首个农机班的大学生们正式走上了自己的实习岗位,与广大农民一起忙起了水稻抢收。这些大学生农机手,成了这个收获季节里最具活力的一道风景线。

    目前,上海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却面临各类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就拿农机手来说,现在整个郊区的人手严重不足,有的区县甚至有“一半的农机手岗位”空缺。其中有多种因素,一来因为农村里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而在岗的农机手大多年纪大了,有些人还超龄了;二来农机手工作辛苦,一年只忙碌两季,收入没有保障。这就需要农业部门和有关方面创新机制,尽快壮大农机手队伍。

    去年9月,金立煌还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园林园艺系的学生,读着与“农”字沾边的专业,心里却想着毕业时如何跳出“农门”。而彻底改变金立煌未来志向的一刻却悄然而至。原来,在市农委的鼓励和扶持下,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松江区农机服务中心决定合作开办首届“农机化应用技术与管理班”,为沪郊定向培养新一代农机手,而学生就在2010级园艺园林专业进行选拔。

    “新一代农机手?”刚听到消息时,小金和同学们一样都很不解,持观望态度的同学不在少数。大家都很担忧:田头劳作有何出息?但在市农委和校方的有效动员后,金立煌终于转了心思,暗暗下定决心:现代农业都是依靠农机“耕”出来,而“农机手”正是紧缺的专业人才,学这个专业肯定不吃亏!再说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是,金立煌毅然与其他12名同学报名进入了首届农机班。

    今年9月开始,农机班的同学们开始进入了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阶段。本是松江人的小金被分配在了洞泾镇农机站工作,而其他同学则被分配到了崇明、闵行、金山等其他区县工作。眼下正值秋收季节,小金每天的工作被排得满满的:搬运粮食、开收割机、农机保养……“农忙就是这样,一早开始就停不下来了。很忙、很累,但很充实!选择农机班,就从没后悔过!”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不容易。但对金立煌来说,这已是小事一桩。目前,在上海地区,专业农机手正是稀缺人才,像金立煌这样的“大学生农机手”更是“抢手”。虽然不存在找工作难的问题,但提起未来的职业规划,20岁的金立煌也有自己的想法:“将来的职业发展一定与农业有关!如果实习顺利,我就安心在这里工作下去了。我想通过几年好好积累经验,在现代农业中干出一番事业来!”

    大学生农机手能否真正“扎根”农村?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是要培养出这样一批新型农机人才,然后还需要各方面积极创新机制,让农机手等现代农业的技术岗位更有吸引力,才可能留住大学生们。据透露,自去年秋首届农机班开班以来,学院已通过聘请高级工程师、联合行业专家讲授课程,制订并完善了学习计划、就业指导、实习安排等,积极促成大学生农机手能够“下得去、留得住”。

    明年6月,金立煌等首届农机班的大学生们就将毕业,而上海现代农业的更多新领域也在呼唤年轻新型人才的进入。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