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益人和善心人的盛会

2012年12月03日 09:00   来源:文汇报   叶松亭 实习生蒋梦蝶

  公益伙伴日现场,高校、社会团体组织了各类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摩。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这是一具货真价实的西式棺材,内衬的软垫上甚至包着蓬松、洁白的绸布。

  跨进棺材,躺好,眼看一旁手拿模型镰刀、全身黑衣打扮的“死神”慢慢合上棺盖,明知只是一次“死亡体验”,记者还是忍不住闭上眼睛。在棺盖即将闭合的一刹那,听到身旁有人说,“睁开眼睛,我们要有直面死亡的勇气。”

  昨天,在第二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展会现场,人气最旺的并非公益组织的室内展厅,而是设置在露天、由几排白色“小摊”组成的爱心义卖区。志愿者做的手工艺品、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死亡体验……种类丰富的活动挽住了参观者们的脚步,而就在享受游戏、购买小物件的过程中,各类公益理念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进众人的心灵。

  经历“死亡”,体会人生

  “砰”地一声,棺材盖彻底合上,似乎隔绝了一切声音和光线,四周一片黑。

  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记者还是睁着眼睛,心里闪过很多念头,想起不久前送别的一位因病去世的前辈;又想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心里还有些害怕,希望能快点出去……“漫长”的1分钟后,工作人员打开棺盖,结束了记者的“死亡体验”。

  而另一位体验了死亡的参观者,虽然跨进棺材时面带微笑,出来时却显得有些木讷。她告诉记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关在棺材里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现在出来了,觉得有一种重生的感觉,还有点想妈妈。”

  “体验死亡”活动主办方是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中心工作人员翟薇薇告诉记者,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哪怕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也需要有“直面死亡,生命更精彩”的精神,“我们把这具棺材运来展会现场,希望通过‘死亡体验’,呼吁公众更加关注‘临终关怀’问题,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我们的队伍,帮助那些患有重大疾病、即将结束生命的人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福田罐”积累点滴爱心

  “小朋友不要着急,套满四个就能拿到奖品哦!”工作人员在一旁鼓励着参加套圈游戏的小朋友周家钰,经过一番努力,他拿到了自己的奖品,一个卡套和一个名为“福田罐”的塑料储蓄罐。

  “福田罐是我们黄浦区公益慈善联合会组织开展的一个公益项目。把福田罐带回家,每天向里面投一个一元硬币,大概三个半月才能装满。等装满了,如果你愿意,我们会派工作人员来把它拿走,将里面的钱捐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为他们买些油、米、被褥。”黄浦区公益慈善联合会会长助理李洁告诉记者,福田罐真正的意义,除了帮助孤寡老人,更在于鼓励公众建立“日行一善,持之以恒”的习惯。“和一次捐1000元相比,每天1元、持续1000天更可贵。希望未来大家支持公益事业时可以多些‘细水长流’,少点‘一次性头脑发热’。”

  慈善义卖,大家帮忙

  位于展会舞台区附近的上钢新村街道慈善超市摊位上,超市营业员周志敏看着面前迅速“消失”的面包、奶糖、饮料,乐呵呵直笑,“托大家的福,才3个小时,营业额已经800多元了。”

  刚从摊位上买了一大包奶糖的王小姐,转过身顺手把糖分给身边其他素不相识的参观者,“奶糖很便宜,而且营业员不是承诺所有营业额都捐给他们街道的贫困家庭么,我就做点贡献。”

  一旁,在上海公益志愿者服务站工作的唐雪松则感慨自己“收获颇丰”,“今天这场展览是一场属于所有公益人和善心人的盛会,我找到了归属感、认识了新伙伴,我的公益之路会因此越走越长久。”

(责任编辑:魏笑)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