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签协议的苦心令贫困生受益
上世纪80年代初,当56岁的白英再次回到村小学后,因为种了多年的田,疏于教学,已经不能继续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从学校退休后,30多年来他捐助了70多个孩子,花去的助学费用近150万元。为了资助这些学生,白英可谓是“散尽家财”,他不仅将自己经营的一个标牌厂的股份收入用于捐助,还将自己每个月的工资也全部用于帮助孩子们。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白英会和孩子们签订一份特殊的“资助协议”,希望给予孩子们不仅仅的是钱,还希望他们做到品学兼优,对孩子的品德负责。对他的做法,白英的一位老同事评价说,“他每资助一个学生,都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岁月如歌:从教学到助学
18岁办了当地第一所小学
虽然已88岁高龄,白英老人仍精神矍铄。谈到自己前半辈子坎坷的经历,他的话几乎没有停歇过。白英出生在常州雕庄农村。家庭贫困,父母生下来15个孩子,留下来6个,其余都夭折了。白英是家中老大,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但父母还是节衣缩食送他读了几年私塾。18岁那年,在乡邻的帮助下,白英在雕庄开办了当地第一所小学“红庙小学”。1950年,26岁的白英参军去了抗美援朝战场。1956年,他回到祖国,复职继续从教。之后,因为一些原因,他离开了学校回到家中种田。
56岁开始资助贫困生
到了1980年,白英回到村小学的时候已经56岁,因为种了多年的田,疏于教学,他已经不能继续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让他负责经营管理一个校办厂。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办厂改制成为一家民营企业。白英在这家企业负责经营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才退休。白英说,从最初负责经营校办厂的时候,他就开始陆续对一些困难家庭和学生进行资助。1995年,白英从媒体的报道上看到,常州轻工学校一位连云港的学生李家壮家庭困难。白英主动联系学校,找到这个叫李家壮的孩子。李家壮是个孤儿,在和他一番交谈后,白英被这个勤俭而又好学的孩子打动了,当即决定每月资助他200元。
连续三年,白英资助李家壮读到毕业。三年中,白英经常写信勉励他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资助到后来,白英也把李家壮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待。李家壮毕业后,白英将他介绍到自己的厂里上班。之后,白英还给李家壮介绍了一个对象。如今,35岁的李家壮孩子都已经八九岁了。
李家壮现在在一家企业做销售工作。回忆起当初白老师对他的帮助,李家壮仍然显得情绪有些激动,“当初我差不多准备放弃,不想上学了,是白老师给了我再次上学的机会。”
“从资助我上学,再到后来给我介绍对象,白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李家壮说,他感觉自己就像白老师的一个小辈,“现在我不仅仅是对他感激,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他!”
爱心如歌:“精神资助”作用大
签资助协议是一种勉励
白英决定资助学生的时候,会和孩子签订一份“资助协议”。
在白英家,记者看到了一份“资助协议”:甲方(白英)深明大义,非常关心下一代,本人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愿意资助乙方完成学业,但必须遵守以下条件:受资助的学生必须勤奋好学,品学兼优,为校争光,懂得知恩图报,每年至少向甲方主动汇报在校情况两次,成绩报告单和获奖情况让甲方知情。如果乙方不思上进,出现严重违纪的情况,甲方则停止资助。乙方如能考上大学,将继续进行资助。”白英告诉记者,他资助的70多名孩子,几乎都签订了这个协议,他签协议的目的,主要还是对孩子的品德负责,不让孩子走到歪路上去,目前还没有哪个孩子被解除资助协议的。
何青在读高中那年开始接收白英的资助,并签订了一份资助协议。“其实那份协议对我来说约束性不大,”何青说,从高中开始到现在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10来年白老师一直在资助他。而何青也从来是把那份协议当作是白老师对他的勉励,时时提醒他奋发向上。何青也是常州雕庄人,每次过年过节回家,他总要先去陪白老师聊天。何青说,到了后来,白老师在精神上对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经济资助所起的作用。
现在,白英手上还持有4份资助协议。和以前资助每月200、300元相比,资助的金额也涨到了每月500元。
“资助孩子,很幸福”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白英资助的学生有70多名,花去的资金近150万元。接受白英资助的学生中,最多的一位受助5万元。这些学生中,有的已经读到了博士,还有的在企业当总经理。
白英告诉记者,“我不能上讲台了,我不能直接为教育服务,那我就尽我的力量,从经济上帮助孩子们。”白英说。白英告诉记者,现在他自己的经济条件应该说还可以,每年在企业那边有些股份收入,另外还有退休工资。而他的子女如今也都事业有成,“我把钱财给急需用这些钱的孩子们,儿女很支持我,我们都感到很幸福。”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