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计局:广东全面小康已完成93.4%(图)

2012年12月04日 09:30   来源:南方日报   

2000—2011年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结果(单位:%)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号角。从“建设”到“建成”,在这一字之变中,小康社会正一步步真切走来。广东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作为改革前沿与发展先行区,经济领头羊广东何时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备受关注。

  广东省统计局向南方日报独家提供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00—2011年,广东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水平呈现逐年持续较快上升态势,实现程度从2000年的69.6%稳步提升到2011年的93.4%,居全国领先地位,广东有望在2020年之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2000—2011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

  2000—2010年广东与全国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差距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快0.16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四,仅低于北京(93.5%)、天津(91.9%)、上海(94.1%),高于江苏(91.3%)、浙江(91.0%)、福建(90.1%)、山东(85.5%)等地区。

  七成半指标实现程度超90%

  我们对“小康”这个词语并不陌生,改革开放之后,它始终贯穿于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建设”到“建成”,“小康”的表述与内涵不断与时俱进,“小康”的目标正一步步走近。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先把“小康”引入中国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总体小康。

  21世纪之初,中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2002年,面对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很大的现状,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人民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图景。

  我们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多远?怎么度量?

  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进行了修订。这套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

  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如何呢?

  由省统计局提供的《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2)》显示,2000年以来,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持续较快推进,实现程度从2000年的69.6%稳步提升到2011年的93.4%,平均每年增加2.2个百分点。2009年,小康实现程度首次超过90%,达到90.3%,到2011年已连续3年在90%以上。

  在监测的23项指标中,2011年已经有9项指标完全达标,占2/5,有8项指标实现程度在90%-100%,也即实现程度超过90%的指标有17项,占了七成半,比2000年增加近一倍。

  省统计局表示,按此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分析预测,广东有望在2020年之前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比全国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国座次

  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位居全国第四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在全国是否靠前呢?

  国家统计局自2008年正式发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全国各地统一实施,因此各地的监测结果可比。由于2011年全国的监测结果尚未发布,因而可根据2010年的监测结果来对比广东与全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据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介绍,总的来说,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好,起点高,总体实现程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广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9.6%,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2010年,广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1.7%,比全国高11.6个百分点。2000-2010年广东与全国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差距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快0.16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四,仅低于北京(93.5%)、天津(91.9%)、上海(94.1%),高于江苏(91.3%)、浙江(91.0%)、福建(90.1%)、山东(85.5%)等地区。

  从六大板块看,除民主法制比全国实现程度略低之外,其余五大方面广东均比全国实现程度高。经济发展实现程度比全国高18.4个百分点,文化教育高15.5个百分点,生活质量高13个百分点,环境质量高11.6个百分点,社会和谐高3.6个百分点。

  “当然,广东也有短板指标,如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比全国高;社会安全的实现程度2010年虽已达91.4%,但仍低于全国95.6%的平均水平。”幸晓维坦承,耕地保护形势比较严峻,目前广东耕地面积尚未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而全国和江苏、山东等地则一直保持在100%实现程度。此外,广东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与全国持平,但比江苏等省市低。

  亮点

  生活质量实现99.3%居榜首

  从监测指标的六大板块看,生活质量、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四大板块的小康实现程度均超过90%,分别为99.3%、96.0%、95.7%和91.5%,而社会和谐和文化教育板块的实现程度处于85%—90%区间。

  其中,生活质量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69.4%提高到2011年的99.3%,在2006年即达到91.0%,11年间提高了29.9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位居第一。

  “生活质量监测的5项指标中有3项已达到目标,其余2项实现程度在97%以上,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指日可待。”省统计局表示。

  从具体指标看,2011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1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97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963元;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14‰;平均预期寿命为76.76岁,这三项指标实现程度均已达标。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6.7平方米,比2000年提高7.3平方米,实现程度为98.9%;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恩格尔系数为41%,比2000年降低1.6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97.6%。

  资源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近年来,随着我省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源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87.5%提高到2011年的96.0%,提高了8.5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位居第二。

  资源环境质量的三项监测指标中,单位GDP能耗和环境质量指数均已达标,只有耕地面积指数未曾达标。11年来,广东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单位GDP能耗0.72吨标准煤,比2000年下降了18.2%,实现程度自2006年起连续五年保持100%;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首次达到100%,比2000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实现程度11年提高31.6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64.1%提高到2011年的95.7%,2008年首次突破90%,11年间提高了31.6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位居第三。

  在经济发展的5项监测指标中,有3项指标已经100%实现。2011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0807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866.5美元,比2000年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0.4%,实现程度已超过小康目标值20.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为66.5%,实现程度100%;登记失业率为2.5%,实现程度为10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2011年为1.96%)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2011年为45.3%)虽尚未达标,但也保持提升态势。

  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程度达91.5%

  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73.4%提高到2011年的91.5%,11年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位居第四。

  从反映民主法制的两项监测指标看,随着政务公开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人民对民主法制建设的满意度稳步提高。2011年,公民民主自身权利满意度实现程度92.0%,比2000年提高25.3个百分点;社会安全指数自2003年起稳步回升,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2011年实现程度为91.0%。社会安全指数中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子指标连续九年下降,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子指标也连续八年呈现下降趋势,显示社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社会和谐和文化教育提升快

  社会和谐和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虽相对较低,但也超过85%。

  社会和谐建设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46.6%提高到2011年的87.1%,11年间提高了40.5个百分点,是六大领域中提高幅度最大的一个领域。其中,基尼系数2011年为0.401,已达到全面小康标准;衡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地区发展差异系数由2000年的0.68缩小到2011年的0.66,实现程度为91.6%;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降到3,实现程度为97.2%。

  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87.9%到2011年的86.8%,略降低1.1个百分点。其中,201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68年,实现程度较好,达到92.2%。

  专家点评

  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

  广东经验是坚持科学发展

  “广东能迅速推进全面小康生活建设,经验在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广东发展。”幸晓维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如是总结。

  幸晓维说,从2000年算起,广东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程度11年间就提高了23.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2个百分点,生活质量、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等大领域的实现程度均超过90%,进展很快,目前可称为基本实现小康阶段,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遥远。我们总结,广东小康社会建设能得到迅速推进,最关键的一条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广东发展,发展总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

  幸晓维指出,具体表现在广东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上,是三个递进的推进层次:第一个层次,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省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质量随着提升。2001-2011年,广东GDP年均增长12.6%,人均GDP年均增长10.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5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了7.3平方米。第二个层次,社会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和谐程度大幅提升。居民贫富差距近年有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3.0,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健全。第三个层次,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广东单位GDP能耗水平居全国领先,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绿道建设、空气改善等得到百姓赞赏。

  幸晓维表示,从近年小康社会建设推进情况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我们对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我们判断,广东有望在2020年之前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难点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的五个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和耕地面积指数。“此外,我们还要警惕,有些指标虽然已达到全面小康目标,但仍需要加强和巩固,否则也有可能出现倒退。”幸晓维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包括23项指标

  小贴士

  2008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修订完成并正式印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方案中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大方面23项指标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是一种综合指数,是根据各项监测指标的情况确定其目标值,然后通过无量纲化来计算单项指标指数,指数一般分布在0至100之间,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指数。

  全面小康的目标值,主要依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有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的有关指标水平、全面小康的期望值和可行性来确定。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100为全面小康,也就是说,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是以60为起点,100为终点。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