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青海藏毯

2012年12月07日 10:40   来源:西宁晚报   王雪丽 尚继宁

  随着每年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的召开,藏毯(青海地毯)这个源于青海的民族工艺奇葩,作为朝阳产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你知道青海地毯的发展史吗?你了解青海地毯大规模生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你想倾听青海地毯发展背后的故事吗?今天的《青海视野》就让我们走进曾经的青海地毯人,让他们讲讲他们与青海地毯的故事。

  高原的初冬寒气依旧逼人,12月4日早上我们依约与青海地毯发展的见证人,原青海毛纺厂副厂长,已85岁高龄的袁希英老先生见面。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除有腰疾外,老先生还算硬朗,依旧耳清目明,依旧思维活跃。听说记者要采访青海地毯的故事,老先生眼睛里透出了亮光:有必要交代一下青海地毯的“账本”,我们工作的时候是让青海地毯向前跨出了一小步,现在我们青海地毯是向前跨了两大步。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老人爽朗的笑声中,我们开始了遨游青海地毯史的历程。

  青海造毯 古已有之

  与袁老先生的交谈是从“史”开始的。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青海的少数民族就用羊毛或牦牛毛捻成毛线、毛绳,织成薄厚不同的毛席和毛布。1959年在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的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出土了公元前10世纪大量的毛织物和纺轮,其中就有毛绳、毛布,还有一块彩色毛席残片,虽历经3000年,但是用黄、褐、红、蓝等色毛编织而成的条形图案仍清晰可见。这是至今出土最早的毛席残片,是青海藏毯的雏形。这足以说明,在距今3000年前,散居于青藏高原的羌人已经掌握了毛纺织和染色技术,可以织出几何图案的彩色毛席即编织地毯。“这也同时说明,藏毯起源于青海。” 袁老先生说。

  拆装洗毛机的故事

  如果说前面的有关青海“造毯史”的话题只是个引子,与袁希英老人的关于拆装洗毛机的故事才是我们话题的正式开始。

  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9月7日西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原马步芳的洗毛厂,改名为“青海人民洗毛厂”,后又改名“青海人民毛纺厂”,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厂里工作了近30年。这个厂是青海毛纺和地毯织造业的“鼻祖”。

  1950年青海省政府决定从上海国棉17厂购进一套二手的洗毛机,虽说是二手设备,但这台机器在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产品。这台由日本三菱株式会社制造的设备当时整个亚洲只有两台,一台在日本,一台就在上海。接到任务后,我们七八个毛头小伙就到上海去学习设备的使用和拆卸。“那可真是个庞然大物,不加进料和其他附属设备,整个机器就有80多米长。”那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光学习和记录设备的使用,我们就用了2个月的时间。可怎么运回西宁那更是难上加难。“化整为零”是肯定的,画图、拍照片、编号、拆件、装箱……这个工作又是几个月。当时上海到西宁不通火车,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拆装的设备要经火车运到西安,再由汽车一车车拉到西宁。当全部设备都运到时,已经是第二年的夏天。接着是紧张的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还好一切顺利,1951年10月份设备安装和调试成功。1952年2月在隆重的开车典礼后,青海毛纺业首台自动化设备进行试生产。这台充满“洋”味的设备与之前的土机器相比,真让人有种鸟枪换炮的感觉。这台设备每小时100公斤的洗毛量让地毯织造的生产量大大提高。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台机器才退出历史舞台。

  提炼羊毛脂的故事

  洗毛机的购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这台机器的附属设备——羊毛脂提炼机也发挥了功用,从洗毛的废水中“淘宝”。袁老先生说,这个话题看似和地毯生产没有关系,但它确实是延长了生产链。1955年经过多次试验,我们真的从乌黑的废水中提炼出了羊毛脂。1955年我们厂从洗毛污水中提取含水羊毛脂成功的消息还被《人民日报》刊登,1958年我们研制无水羊毛脂成功,填补了国产产品目录的一项空白。

  地毯出口的故事

  洗毛设备的改进让一切可能都发生了。1956年,青海人民毛纺厂增加投资,购置了粗纺机、染色机、平毯机等机械设备,扩大了西宁毛地毯的生产,并从天津引进手工栽绒高档拉纹地毯工艺,又称“机拉洗”地毯,增加了地毯的出口。据袁先生介绍,到1958年青海“机拉洗”地毯的出口量每年都在1000平方米左右,主要出口苏联,但那时候很遗憾,我们生产的产品都是挂天津的“帆船”牌商标出口,青海地毯的牌子没有被叫响。后来到1980年,青海工艺美术公司成立,对全省地毯生产企业实行专业管理。到1985年,仅西宁就有地毯生产企业6家,当年生产地毯7000多平方米,产值1100多万元,出口地毯有传统的美术式、京式、彩花式、素古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畅销美、英、法、德、日等国家,名扬海外。现在,我们青海每年都举办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这已经显现了我们在地毯织造方面的实力,如果说,我们工作的时候是让青海地毯向前跨出了一小步,现在我们青海地毯是向前跨了两大步。袁老先生说。

  《毛主席去安源》

  挂毯的故事

  之所以要插上《毛主席去安源》挂毯这一杠子,是因为这是青海地毯发展史上一个时代的缩影,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地毯织造的最高水平。12月5日在袁先生的引荐下,我们拜访了当时这一作品织造者之一的陈美兰女士。

  今年已70多岁的陈美兰非常干练,我们这个话题竟让老人晚上失眠了。“想得太多了,毕竟40多年过去了。”

  陈美兰说,《毛主席去安源》这块织于1969年3月的挂毯,是以同名油画为蓝本经手工编织的艺术珍品。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前夕,原青海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编织《毛主席去安源》纯毛巨幅挂毯,向“九大”献礼。当时厂子“百里挑一”挑上了陈美兰、马菊芳、鲁荣花、王兴连、蔡振春、李发成等8人,让他们共同完成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挂毯编织工作。

  据陈美兰介绍,《毛主席去安源》挂毯长3.1米、宽2.3米,是当时全国惟一的毛织挂毯。是由原青海省绒毛加工厂20名高级设计师、编织师和染色技师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耗用近两万个工时编织而成的。《毛主席去安源》是中国挂毯编织史上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工艺珍品。 “你说,当时挂毯上主席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在采访中,陈美兰向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头发,当然是黑色的。”记者回答,“是深蓝色,这是我们经过多次比对才选定的颜色。如果用黑色的话,织出来的效果特别差,根本不像。” 陈美兰说。当时光主席脸部的颜色就用了12种,整幅挂毯我们共用了200多种细纺线。仅在眼睛、下颌痣、手指、鞋底边缘等细节部分,就耗用工时200个。这幅挂毯我们是付出了心血和智慧的,也代表了当时青海在地毯织造方面的最高水平,但它的“下场”却让人心碎。陈美兰说,上世纪80年代,因为厂子改制,这幅挂毯被作为积压产品被清库贱卖了。据说,当时这个挂毯只卖了200多元,后来,第一买主又将它转卖到北京的艺术品市场。

  2007年在城南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陈美兰无意中又发现这幅正在展出的挂毯。“那激动劲就别提了,真的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她当即就忙不迭地给当时一块织挂毯的姐妹们打电话,老姊妹们还在这幅《毛主席去安源》挂毯跟前合影留念。

  原来,颇有慧眼的青海收藏者马先生又将这幅珍品《毛主席去安源》花40万元高价购回了青海。马先生说,青海手工编织的艺术珍品再也不会流出青海了。

  随着每年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的召开,藏毯(青海地毯)这个源于青海的民族工艺奇葩,作为朝阳产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你知道青海地毯的发展史吗?你了解青海地毯大规模生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你想倾听青海地毯发展背后的故事吗?今天的《青海视野》就让我们走进曾经的青海地毯人,让他们讲讲他们与青海地毯的故事。

(责任编辑:魏笑)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