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形交通枢纽是中原经济区的"动脉血管"

2012年12月07日 11:25   来源:大河报   郑松波 张渝

  “河南的区位优势太明显了,建设铁路的事儿你们都不用费心,国家就替你们张罗了!”一见董焰的面,他就以开玩笑的口吻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效果一】

  “米”字形路网形成后 可降低物流成本

  对于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提出的“构建‘米’字形发展轴”,董焰认为,河南省现有的铁路网已经非常发达,客货运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已近饱和。因此,要想把中原经济区建好,就必须扩大市场。

  高铁建设意在实现铁路客货分离继而提高运力。郑州至徐州、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铁路线的建设,将原有的“十”字铁路枢纽变为“米”字铁路枢纽,辅以已经动工的几条省内城际铁路,内外兼修,就能实现省内和省外的铁路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的动脉血管就会畅通无阻。

  董焰认为:“‘米’字形交通构架形成后,辅以发达高速公路和机场,中原经济区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这使交通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使物流成本降低得以实现。”

  【效果二】

  沿线众多城市,将迎巨大发展机遇

  围绕着“米”字形铁路线网,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众多的“发展轴”,比如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等。

  董焰认为,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提出构建“米”字形发展轴,并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重点开发地点,也是依托铁路网来设计的。

  他说:“一般来讲,城市要在铁路沿线发展,产业会在铁路沿线积聚,所以铁路沿线的许多城市发展得都很快,郑州就是这样。‘米’字形路网形成后,陇海轴、京广轴、济南郑州重庆发展轴、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沿线的众多城市,都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从而形成人口密集、要素集中、产业发达、城市化程度高的区域发展带。”

  【建议】

  高铁客货站相互调整,河南可提前谋划

  坐高铁很方便,但到高铁站却很不方便,因为高铁车站大多数远离市中心。董焰指出,铁路线网形成以后,其功能应随之调整。

  他说:“目前高速铁路建设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客运站几乎都建在城市的偏远地带。这既有利也有不利。有利的是不占用城市中心地带的土地,不利的是削弱了客流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加上企业从城市中外迁成为大势所趋,货运站位于市中心,也给货物运输造成了不便。”他建议,将客运站建在城市偏远地区是建设成本所决定的,目前河南省铁路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未来铁路客运站与货运站将相互调整,客运站重新回归市区,货运站迁出城外,在这方面,河南可以提前谋划。

  人物名片

  董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现任综合运输研究所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综合运输规划与管理、旅客运输、煤炭运输经济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