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天,一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盛行,多数学校也忽视了体育中蕴涵的教育功能。如果我们的新一代仅是一些成绩高分、身心“软骨”的孩子,这怎能不让人发愁?一位从教40年的退休教师卜女士,说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渴望更多的人大代表,再帮孩子呼吁呼吁。
本报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读者:这个问题一定不能再忽视了
连日来,由长跑引发的悲剧,引起全社会关注和反思,本报昨日A12~A14版刊发的“国民体质·学生篇”系列报道,让体育对孩子们到底有多重要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截至昨日17时30分,本报报道已被各大网站转发3190次。
“你们的报道非常有价值。”清华大学河南招生组组长谢旭东表示,从广州马拉松大学生选手猝死到上海东华大学生体测猝死,一时间围绕长跑悲剧的话题不断,部分高校、中学甚至以“伤不起”为由取消了长跑。而清华大学不仅没有取消坚持多年的长跑,而且在近两年的自主招生复试中率先尝试增加体质测试环节,希望能引导、鼓励学生更重视体育锻炼。
“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小胖墩越来越多,好多孩子成了跑不远、跳不高的‘瓷娃娃’。再这样下去,万一碰到危险,跑都跑不掉!这个问题一定不能再忽视了。”许多读者通过本报腾讯大豫网微博、新浪微博和大豫社区,表达自己的看法。
应试教育被指是孩子体质下降“元凶”
读者:渴望人大代表帮孩子呼吁呼吁
“这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那么多人大代表,谁代表孩子给呼吁呼吁?”谈起孩子身体素质的连年下降,从教40年的退休教师卜女士致电本报记者,不无忧虑地表示,“从小学就开始排名次,很多家长无法也不敢让孩子在体育上花时间。”
卜女士今年68岁,孙子上小学二年级,每晚作业要写到深夜11点多,早早地就戴上了300度的近视镜。卜女士感慨,现在孙子的书包她都提不动。
也有体育老师反映,体育课程经常要给文化课程让路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基本上考前一段时间体育课都要被停掉,而平时教学中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也是体育课。”
“教育改革失败,后果却由家庭承担。”腾讯大豫网微博网友“王念安”直言: “戕害孩子的是现行教育体制主导下的畸形教育!体能训练时间几乎被功课占满;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就连磕碰小外伤家长都会与校方理论;学校则明哲保身或者顺水推舟。”
声音
想法让运动更有趣
“如今一些运动方式比较枯燥,也成为学生厌恶运动的原因之一。”网友“恭喜不掉线”认为,只有让学生喜欢运动,参与锻炼,才能促使他们体质不断提高。如沪上部分高校组织学生参与长跑,却不考核学生抵达的时间,只要他们完成固定的圈数即可。
责任可能在家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邰阳指出,如果家长长期不重视孩子的运动健身情况,孩子一方面会因为没有习惯而不喜欢甚至厌恶运动。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因缺乏相应的运动技能而逃避运动。
教育应该做减法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日前表示,目前尚无计划将体育计入高考分数,而是要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作为未来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突破口。“好!不要让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上再加一层体育负担了。”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当下教育应做减法,不做加法。
他山之石
学校体育如何丰富多彩
看看其他国家怎么做
已在国外生活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加籍华人苏女士昨日看到本报报道很感慨。
她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传统体育强国。与咱们相比,他们的室外体育场馆非常多。在教育方面,很多学校都有专业的训练机制,包括教练的指导和类似区域联赛的比赛。并且,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他们用来交际的良好手段。北美中学的课程表上虽没有类似国内固定的体育课,但在他们私立高中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里,体育活动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参加课后的各种体育项目,以积累足够的体育学分。
据了解,这些年来,俄罗斯学生的体育课也正经历着较大的变革。包括集体球类和田径等在内的传统运动正逐步地让位给轮滑、滑雪、溜冰、舞蹈等新兴体育项目。
法国体育考试项目分为田径、体操和游泳三大类,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一类。在法国,不仅大家重视体育,而且对任教的体育教师也有严格的规定。
韩国学校开展的体育项目也很全面,跳山羊、单双杠都为运动项目,特别是跑步与俯卧撑,是所有学生经常训练的内容。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