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城市楼市供大于求 开发商重回一线市场淘金

2012年12月07日 20:3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庄胜春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如果说如今有一样商品,上亿的人愁着买不起,却又有一大堆商家愁着卖不出去,可能就只有房子了。

  一方面是一二线城市的高利润、高价格、一方面是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难消化,中国楼市如今又显现出新的风向,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开始告别三、四线城市,重回一线市场拿地淘金。那么,这样的趋势原因何在?对中国楼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每当夜幕降临,住宅楼林立的城市却只有零星的灯光,如今这在中国各大城市都不是新鲜事。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房子卖出去了没人住,二是这房子压根就没人买。在被称为"居不易"的浙江温州,这两种情况的叠加已经开始引发房价的报复性下跌,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温州住宅地价同比下降18%,领降全国。

  温州某知名房产中介:这个朋友他原来是新城炒楼的,像万城锦园他手上现在3套,华侨别墅两栋,原来三千多万一套的东西都不卖,现在,两千万都没人要。三分之一缩水还不止,而利息、银行这些现在挺不住了,挺不住只好拍卖了。大家现在还在期望年底楼市好转。其实,根据各方面显示,年底房市不会有什么起色。

  作为"炒房团"大本营,游资激战楼市的的第一站,温州的情况不免有些特殊,但是当下,它却成为国内很多三四线城市发展的很有价值的参照物。近几年,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少三四线城市掀起大规模"造城运动",楼市供应量急剧放大。而据多方机构数据和媒体报道,眼下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阶段,"消化不良"的风险悄然到来。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目前不可否认,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确出现了供应量过大,而且是通过降价都不能解决的。我觉得十个以内的城市可能会出现崩盘的可能性,所以这个也引起了开发商的一些高度关注。

  有机构报告显示,与消化周期动辄高达五、六年的三四线城市相比,11月,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10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环比增长23%,创16个月新高,甚至地王频现,前些年深入拓展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开始回归。陈晟认为,逐利原则之下这无可厚非,但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陈晟:的确,现在在一线城市出现了一些成交回暖的情况,利润率也都不错,我觉得这是一种阶段性的选择。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说,未来城市化的主体战场还是在二三线甚至三四线的城市,这有一个短期目标跟一个长期目标的问题。

  虽然可能开发商的兴趣转移只是短期行为,但是,重回一线城市的举动,还是引发了大家对于房价走向的讨论。那么,库存的分化会否导致房价的进一步分化呢?继续来听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一二线城市在供给量不足的担忧中,房价出现回暖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新闻总监李一戈就此认为,开发商如果真的在回归,带来的供应量增加有利于缓解房价的上涨。

  李一戈: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来说,房价上涨一个恐慌性的因素实际上就是对未来供应不足的一种担忧,因为从数据上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有几个月是环比下降的,还有因为前面这段时间卖的比较好吧,库存大幅度下滑,也会存在这么一个担忧

  但在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看来,地方政府推动存量房入市要比土地来的快、来的见效。

  陈晟:我觉得这也只能是在一年半之后才能体现,现在的供需压力是取决于一年半以前的土地供应下滑。现在是阶段性补库存的工作是在做,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想办法,政府要加快存量土地入市的速度,包括入市的住宅要尽快入市,如果靠地还是来不及的。

  李一戈也表示,开发商的注意力转移要想作用于房价,绝不会立竿见影。而另一方面,眼下个别城市的泡沫化情况却值得各个地方政府尽早的汲取教训。

  陈晟:可能也算是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恶果吧。这个反向的可能也能提醒他们进行一些城市的创新、经济结构的调整。说心里话,之前的土地批的过量了,把未来的土地财政都已经消化掉了,这个我觉得是要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去消化的。(记者庄胜春)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