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推动以增强受援地区“造血”功能为主旨的项目和特色产业建设,是近年来广东省对林芝地区对口援藏工作的一大亮点。作为广东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重点推进3个“造血型”产业化项目之一——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目前已推广25亩野外种植,预计每亩产值可达8万元。
近年来,广东省微生物所以其独特的真菌资源调查、食(药)用菌开发利用与人工栽培方面的技术优势,实施多项援藏项目。该所与拉萨市、林芝地区等地科技部门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对当地珍贵的林下资源如冬虫夏草、松茸、灵芝等的调查,进行珍稀野生菇类的栽培,积极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广东省微生物所还将自己开发及使用的部分食(药)用菌优良品种如灵芝、猴头菇等,成功引种到林芝地区,协助当地科技部门建立林芝地区食(药)用菌野生资源种质库,在当地开展高原产业化栽培示范。据悉,目前,杏鲍菇、秀珍菇、姬菇等珍稀品种已经在高原气候条件下相继出菇,灰树花、元蘑、黄伞等品种也已进入出菇阶段。
据广东省微生物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灵芝高原示范栽培的5个优良品种约5000袋已经进入覆土出芝阶段,该所当家品种的野化种GL-YW0在几个品种中表现较佳。同时,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林芝地区栽培的灵芝多糖含量同比内地同类产品高出近1倍,品质优良。通过示范栽培,一方面可将优良品种和技术推广至林芝地区,另一方面也有望将优良的高原灵芝原料引入广东省等地,进一步提升国内灵芝深加工产品的质量。
此外,广东省微生物所援藏科学家与林芝地区科学技术局技术人员还赴米林、波密及八一等地进行野生食(药)用菌品种的采集,目前已采集野生品种240株,并完成了拍照存档、初步鉴定、分离纯化等工作,共分离品种100余株,成功分离的品种约有50株,包括赤芝、牛肝菌、金耳等一批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珍稀品种。所有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照片档案及菌种均留存了一套在基地,以备后续实验使用。同时,这些野生品种已经开始在广东省微生物所内进行人工驯化试验,其中赤芝、荷叶离褶伞等已经在广州科学城基地成功人工驯化出菇。
在科技援藏的同时,广东省微生物所还十分注重智力援藏,积极为林芝地区食(药)用菌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广东省微生物所在广州专门举办了林芝地区专业技术人员食用菌培训班。来自林芝地区各县,包括林芝地区科学技术局、察隅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林芝地区易贡茶场、波密县科学技术局、林芝县农牧科技局及米林县科学技术局的8名藏族技术人员,在近20天的时间里,学习了国内食用菌产业现状和西藏的发展前景展望、食用菌功能成分提取分离与开发利用、菌种制作等实际操作训练,学员们学到了先进、实用的技术,开阔了眼界。这些技术骨干回藏后,将对当地食(药)用菌特色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