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
大元帅府
中山纪念堂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圣心大教堂
昨日,广州市名城委举行换届仪式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备受关注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而根据最新修订的版本,恩宁路列入了历史文化街区,将进行最高规格的保护,核心保护范围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广州市市长、市名城委主任陈建华在会议上建议,将新河浦、华侨新村和长洲岛一并列入历史文化街区。
此前,因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冲突,广州市政府花7亿元收回了大元帅府地块,至少花5亿元压低了农讲所对面地块建筑物的高度。广州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在会议上表示,真正对景观影响较大的类似案例共有20宗,其中8宗市规委会已经有了明确的决策和处理意见,剩下的12宗在进行详细核查研究后,将依据程序进行个案处理。
据记者了解,《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从2003年启动,历时近10年,期间反复研究论证、多次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会议认为该规划已经达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应当尽快出台实施。“这可谓是十年磨一剑!”陈建华在会上这样形容提交审议的最新规划。
焦点
1
历史城区12宗项目待处理
已批未建项目
按照《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城区对建筑高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历史城区内现状建筑的高度可维持不变,新建、改建建筑的高度均应按本规划执行。其中,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约2.57平方公里,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2.66平方公里,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环境协调区面积约15.16平方公里,新建建筑高度宜控制在30米以下。
然而,据规划部门梳理,共发现1038宗历史审批项目。那么历史上审批过但未开始建设的项目如何处理?此前,广州市政府已经因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冲突,收回了大元帅府地块,为此付出了至少7个亿;又压低了农讲所对面地块建筑物的高度,为此也将付出至少5个亿。
对此,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在会议上表示,有些项目并不超高、有些是闲置用地已经收回或注销了用地批文、有些是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真正对景观影响较大的只有20宗,其中8宗广州市规委会已经有了明确的决策和处理意见,剩下的12宗在进行详细核查研究后,还将依据程序进行个案处理。
焦点
2
长洲岛等3街区有望纳入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街区
今年1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开征求意见时,划定了22片历史文化街区。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根据国务院2008年颁布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也就是说这已经是最高级别的保护。
令人意外的是,当时恩宁路并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为此,不少街坊和专家都向广州市规划局提出建议,要求将恩宁路列入保护范围。
陈建华在昨日的会议上表示:“我多次到恩宁路看过,从建筑上说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确有些勉强,那里主要是骑楼和西关风情。但恩宁路有文化底蕴,非物质的东西可能比物质的更吸引人,现在再建一个粤剧博物馆,列入历史文化街区就更没问题了。所以,我当时就力主将恩宁路列进来。”而在最新公布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记者也发现,历史文化街区已经由原来的22片变成了23片,多出的一个就是恩宁路。
在昨日的名城委会上,还有专家指出,应该将新河浦和华侨新村也列入历史文化街区。一名专家表示:“由于划定的历史城区范围都在西关一带,没有包括新河浦和华侨新村,这两个地方都被划入了历史风貌区,保护力度就下降了,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价值和历史街区一样重要。”
对此,陈建华表示认同,他要求这两个街区加上长洲岛,在23片历史街区的基础上再增加3个。陈建华说:“实际上,长洲岛的价值广州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光是黄埔军校就出了多少个将军啊!”
焦点
3
百余文化名镇名村成保护对象
古村镇保护
本次发布的修订版规划,还提出了对城市传统中轴线的保护。城市传统中轴线包含古代中轴线和近代传统中轴线。古代中轴线北起广东省财政厅,向南延伸至北京路,长约1.5公里,重点保护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近代传统中轴线从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海珠广场至海珠桥,长约3公里,严格保护越秀山、镇海楼等城市传统中轴线格局的组成要素,保护山水环境、历史标志物、节点、街道肌理。
历史水系空间格局也被纳入保护重点。规划提出未来要结合沿线房屋的改造、地区交通的改善以及绿化开放空间的开辟,以保护历史水系的空间格局为主,部分恢复历史水面。其中重点保护对象包括:西濠涌、玉带濠、护城河东濠涌、上下西关涌、六脉暗渠、海珠涌、漱珠涌。
作为岭南建筑最重要特征之一的骑楼也将受到分类保护。据介绍,骑楼街保护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骑楼街包括“大新路—海珠南路”骑楼区、西关骑楼环、“北京路—万福路”骑楼区、“同福路—南华路”骑楼区。规划还同时明确了严禁破坏历史风貌和历史遗存拓路行为的街巷。
此外,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规划确定古村镇的保护对象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纳入历史风貌区的镇、村,传统村落三部分,合计101个。其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7个,包括纳入了已公布的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和5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珠村、莲塘村、高溪村、潭山村)以及78个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市域行政区范围,即10个市辖区和2个县级市(增城、从化),面积7434平方公里。
历史城区范围是由东濠涌—小北路—环市中路—环市西路—人民北路—流花路—广三铁路—珠江(珠江大桥东桥-海旁内街)—海旁内街—新民大街—革新路—梅园西路—工业大道北—南田路—江湾路—江湾大桥形成的封闭环状地区,面积20.39平方公里。
历史文化名城将依据一城二带多区的框架来实施保护,一城即历史城区,二带即城市传统中轴线和珠江两岸景观带,多区指历史城区内的23片历史文化街区。
纳入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力度升级
链接
规划明确,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活动时禁止大拆大建,应当坚持渐进式的更新模式。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应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此外,还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现存的古树、大树。保护并恢复街巷的传统铺装和水道体系,逐步恢复传统道路、街巷的名称。按照传统做法布置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现有水体,条件允许时适当恢复部分历史水体,对近期不可恢复的水系进行绿化整治,以标示历史水系的位置,改善区内的环境质量。
完善排水、消防、供电、垃圾处理与收集等市政设施,必须对室外的电信电力等设施加以隐蔽,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疏解街区人口,降低居住密度,控制区内的出租房市场。街区内禁止大型商业开发,鼓励区内小型特色商业、办公、住宅的发展,以促进区内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与小规模改造。
(责任编辑: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