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内外需平衡拉动广东经济回暖

2012年12月17日 09:18   来源:南方日报   欧志葵 黄颖川 实习生黄海霞

  外贸进出口继续稳步增长,线上线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内外需平衡拉动广东经济回暖

  内外需平衡已逐渐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国际市场的寒冬影响下,广东出口结构迅速作出调整,逐步加大价值高、技术含量高产品的出口份额;在内需市场则线上线下积极开拓新市场,线上广开通路、线下深入三四线消费市场,为广东消费市场扩容。

  来自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证实,广东内外需市场结构平衡,一路趋好,1-11月广东消费持续稳步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95.11亿元,增长11.9%,增幅比1-10月回升0.3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方面,前11个月累计完成进出口额8834.3亿美元,增长6.4%,比全国进出口平均增速5.8%高0.6个百分点。

  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认为,当前数据和发展态势表明,广东正在逐步进入一个内外需平衡的阶段。正是这种平衡,拉动了广东经济的回暖。

  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25.2%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的广东,今年前三季度逐步回暖的态势令人欢喜,东莞贝家鞋业董事长王伟告诉记者,“前三季度我们的订单的确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

  对于今年第四季度的外贸形势,珠三角各大小企业也大多持乐观态度。广东万事泰集团包揽了全球不锈钢厨具十大品牌中6家的代工业务,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以节能、环保理念作为“杀手锏”,在刚刚结束的秋交会上又斩获了不少订单。“今年增长20%没有问题!”该负责人特别提到,为了把自主创新做起来,公司拿出一大笔钱与广东工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新产品的技术含量由此得到了有效强化。

  在今年严峻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广东迅速对出口产品做出结构调整和优化动作,在过往追求“量”的基础上,今年更注重以“质”和“新”赢得市场,其中,机电、高新技术等价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迅速抬头。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2783.3亿美元,增长6.5%,占广东省外贸出口总值的6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机电产品有交叉)1540亿美元,增长6.8%,占广东省外贸出口总值的36.9%,与前8个月相比增速均有所提升。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输出,使广东外贸进出口业务量率先回升。来自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1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8834.3亿美元,增长6.4%(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长5.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5.2%。在外贸进出口前6位的省市中,广东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长均保持第一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指出,从最近三个月的统计数据看,广东的外贸进出口已经触底回暖。“第四季度上升的势头很明显,将快于前三季度的增速,再加上去年这个时候走势下滑,今年的增速将进一步凸显。”肖鹞飞认为,基数小使得广东外贸在第四季度的增速将比前三季度更好。

  “网上行”+三四线市场,广东消费扩容

  事实上,对外依存度高的广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调整内外市场结构。来自省外经贸厅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共有来料加工企业1.2万家,截至2012年初,全省已有6000余家完成了转型,剩下的大部分也将在今年内完成。广东外贸依存度从2007年的156%降至2011年的111.4%,2011年全省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内销总额达13979.6亿元。

  此前曾有人担心,内需市场无法承受过多企业和产品竞争。但实践证明,随着消费需求升级,消费结构变化,优质、优品远远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今年我们集团销售总额将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15%。”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告诉记者,其中部分优质高端品类如洗衣液、高级化妆品增长速度更大。

  国内新兴的网购市场,其实也远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今年广东制造企业、零售商家、政府各方就瞄准这一增长强劲的新兴市场,积极开拓。

  广东省政府鼓励电商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支持省内企业、商品、服务更多地“上网触电”,出实招提高广货网购的市场占有率。广东电商代表梦芭莎告诉记者,该公司今年参与了“广货网上行”,在网络上大力推广广货,前三季该公司销售增长60%。另一家广东电商唯品会今年首次实现季度运营盈利,据其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唯品会净营收达到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97.0%。

  内需的另一个新兴市场——三四线市场,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力正在急剧提升。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的孙雄就指出,广东三四线消费市场活跃程度更高,消费力毫不逊色于一二线城市。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10月珠三角消费零售增长加快,其中粤东地区增长12.4%;粤西地区增长11.0%;粤北山区增长10.4%。

  今年不少广东零售百货企业都加快进军三四线市场。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乐家超市副总经理孙绍斌称,今年该公司在粤西有多个项目陆续开业,如阳春的百货项目将于今年底开业,恩平的一个酒店娱乐项目将于明年开业。

  内需市场的扩容,居民消费信心回升以及消费力的释放,令广东消费市场早早回暖升温。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95.11亿元,增长11.9%,增幅比1-10月回升0.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幅比1-10月回升0.4个百分点。

  推动企业内外贸两条腿“走路”

  事实证明,内外需平衡是广东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国际市场不振的有效举措。通过省委、省政府的系列措施,我省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7年的68.3%提高到了2011年的98.2%,其中最终消费率为49%,提高了2.3个百分点;外需贡献率由2007年的31.7%降为2011年的1.8%。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认为,内外需平衡已逐渐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政府加大力度扶持企业创建品牌、开展技术研发等,让一大批企业得以迅速成长,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广东企业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广东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格局。接下来,广东要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进一步优化内外需结构。

(责任编辑:魏笑)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