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被污染笼罩的村落

2013年01月04日 09:43   来源:新华网   周甲禄 黄艳

  被污染笼罩的村落——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污染见闻

  看着成片死亡枯朽的树和满屋扫不尽的黑灰,闻着刺鼻的氨气,听着烦心的噪音,怀孕8个月的关艳梅一直担心腹中胎儿的健康受到影响。随着位于江汉平原的潜江经济开发区众多化工企业的兴起,散落在工厂间的董滩、周潭、孙拐、青年等村庄污染日益严重,那里的村民告别了往日恬静的田园生活,整日生活在污染的笼罩之下。

  化工厂建在村子中

  记者日前几次探访潜江经济开发区一些化工厂周边的村落,企业排污状况及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令人吃惊。

  这个工业园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位于泽口镇,当地人一直称呼为“泽口化工园”。近两年,工业园不断扩建,主要以化工业为主。然而,与其他地方精心规划的工业园区不同,这里20多家大大小小各类化工厂散布在汉江边农村居民村落之间,工厂与村庄穿插交织在一起,化工厂建在村子间,村民生活在化工厂间,村民出门便是化工厂,躺在床上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冒着浓烟的烟囱。

  在这个园区,受化工污染影响的主要有董滩、孙拐、青年、周潭等村,其中以紧邻金华润化工厂的董滩村最为触目惊心。

  还没有走进董滩村,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氨气味。抬头望去,沿河一线排开的董滩村北边就是金华润化工厂,高大的烟囱里冒着浓烟,整个村庄上空笼罩着浓雾。进入村庄采访不久,记者的眼睛开始刺痛流泪。村民告诉记者,这两天下雨,难闻的气味和烟尘算轻的,如果是天晴,村里老人和小孩根本不敢出门,只能呆在窗门紧闭的家里。

  记者看到,董滩村与金华润化工厂仅隔一条河,河水墨黑,河面因富营养化长满了水葫芦。河岸边的一片树林原本是阻挡村民与河北岸工厂烟尘、噪音的屏障,但现在不少树木已枯死。董滩村9组的村民刘才千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村后的白杨和水杉大片死亡,“都是污水和氨气毒死的”。

  记者调查时发现,工厂旁的河水已淹没了排污口,但是仍能看到黑色的污水往水面翻滚。记者在河边查看时,两名手臂上带着写有“治安管理员”红袖章的男子过来盘问。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化工厂的治安员,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对付村民和到河边检查他们偷排污水的人。

  潜江市环保局局长张新全告诉记者,董滩村边的金华润原是个小化工企业,后来山西晋煤集团投资组建了晋煤金华润化工公司,并投入资金修建污染处理设备,情况在改善,但由于这个企业是个用水大户,一些污染问题还很严重,而且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群众反映比较大,“这个企业确实添了很多麻烦。”

(责任编辑:魏笑)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