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重塑新上海 盘点沪上改革关键词

2013年01月07日 16:07   来源:人民网   刘建林 郝洪

  岁末年初,一向低调的上海频频对外界释放改革信号。

  2012年12月21日举行的十届上海市委三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直言,“改革开放不进则退。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他更在此后基层调研中,要求区县“大胆试、大胆闯”,称改革“没有勇气干不了,没有智慧干不成。”代市长杨雄则用“以改革破解难题,以开放凝聚优势”作为履新感言。

  强烈的改革意识源自上海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2年,在全国率先“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上海,经济企稳回升,尽管增速偏低,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但经济运行质量亮点频频: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降到30%以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60.4%;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近900项;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11.2%,跑赢7.4%的经济增速和7.2%的财收增速。

  从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时代的上海,要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打造“质量上海”,需要与服务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

  行政审批改革走向纵深,国资国企重组再度破题,“营改增”让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这些改革关键词,让“经济减速期”的上海厚积薄发。

  关键词:行政审批

  累计取消调整1000多项行政审批,倒逼政府改革管理模式

  2012年12月29日,上海松江唐明路,冬日的跃进河清冷寂静,两岸却热气腾腾。河东,是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河西,是马达轰鸣的新工地。

  “本以为新厂房明年七八月才能施工,没想到明年夏天就能竣工投产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洪英杰很兴奋。

  从9月28日土地挂牌,到12月12日开工建设,仅42天。鹰峰公司新建厂房工程成为松江区10年来首个实现当年提供土地指标、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建设的产业项目。

  自2012年3月起,松江区全面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产业项目审批从587个工作日减少到186个工作日,缩短68.3%。分散在50个部门涉及88个环节的审批流程,集中为企业设立、土地储备、土地出让、方案审核、文件审查和竣工验收六个环节。“各审批事项形成标准流程,时限精确到小时。”松江区监察局副局长夏志强说。

  上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10多年,继2009年第四批取消和调整952项行政审批事项后,2012年,上海再次取消和调整88项行政审批事项,全力打造“透明度最高、效率最高和收费最少”的政府。

  “比如餐馆营业执照审批,原先需提交环评材料和员工上岗合格证,可餐馆还没开业,员工还没聘,怎么出具?”上海市纪委监察室主任金跃明说。

  现在,这两项已改为告知承诺,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管,职责明确。

  改革者更看重的是,行政审批改革倒逼政府变革管理方式,改变工作作风。“过去,没有标准流程,审批快慢掌握在个人手里,批个项目要半年或更久,要快?就得走关系。”松江区纪委副书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主任高飞说,“现在,业务手册有规定,系统流程有记录,一环扣一环,权力点在哪,一眼就能看出来,权力寻租难了。”

  在洪英杰看来,这才是政府和企业的良性关系,“就像驾驶员和交警,政府行事规范,企业遵守规则,交通才能顺畅。”

  上海还力促政务公开、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等行政体制改革。2012年,按照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上海分类调整了22家行使行政强制权的市级事业单位。市政府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聚集粉丝近500万,带动全市1400多个机构的2000多政务微博,覆盖粉丝达3000万人次。基层区县制度创新活力迸发,长宁区组建上海市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形成100多个信贷产品信息池;黄浦区创新重点企业和重点楼宇的首席联络员服务制度,推进楼宇经济,垒起56幢税收“亿元楼”。

  关键词:国资重组

  国资行业布局从64个收缩到59个,“国退民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国资国企占据上海经济半壁江山,它们活了,上海才能活。国资国企改革一直是上海顶层设计重头戏。

  上海以“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为突破,借力资本市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明星国企上海家化集团转制,堪称典范。

  2011年底,国资退出上海家化,以70亿元将其“嫁给”中国平安。家化集团成为自2008年9月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第一家启动“国有股退出”的国企。

  “百年老店”上海家化是国内化妆品行业首家上市企业。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上海,市府送给里根夫人南希的礼物就是家化的化妆品。

  “退出竞争性行业,一方面推动国资向优势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另一方面,也健全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上海市发改委综合改革处处长刘光卫说。

  一年后,上海家化收获了转制改革红利。其史上最大范围的股权激励让企业活力迸发,在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前三季度营收35.40亿元,同比增幅23.5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8亿元,同比增长70.71%。

  目前,上海国资行业布局从64个收缩到59个,90%的国资集中到汽车制造、现代装备等20个行业。

  “工业经济时代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服务经济发展,只有改革,才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海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忠伟说。

  “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是配置市场资源的能力,拥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上海一大优势。”韩正认为,政府要真正卸掉“弹簧门”,打破“玻璃门”,充分体现市场开放公平的竞争,而不是固化行政权力、垄断利益对市场的封闭分割。

  基于这样的思路,上海大力推进国企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国资证券化率达35%;推出非公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支行,优化完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扶持社会组织,已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达10289个,从业人员14.42万人。

  在韩正心目中,未来上海“总的方向是:凡是市场能够决定的,就交给市场;凡是社会有能力承担的,就放给社会;凡是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可以作为的,就依靠其发挥作用;凡是政府能购买服务的,就向社会购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关键词:营改增

  10个月减税225亿元,税制改革优化服务经济制度环境

  对上海许多企业来说,2012年是减税年。“营改增”试点率先启动,今年1—10月份,试点企业达15.2万户,减税225亿元,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3%的增值税征收率,税负下降40%左右。

  “营改增最大益处不只是减税,是打通连接二、三产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和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让现代服务业和工业用同一种语言对话。”上海华谊(集团)公司财务总监常清说。

  “大型企业有不少专业的生产性服务部门,但拓展市场积极性不高。因为做的多交的多,营业税高啊!”

  “营改增”使它们与传统产业顺利剥离,积极开拓本企业之外的市场。

  2012年,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旗下的信息公司、工程公司、物流公司三家生产性服务企业税负降低500多万元。信息公司营业额由2011年的3000万元增长至2012年的1亿元,一半收入来自上海以外的市场。

  “减税前提是要做高端服务业。”常清说,“物流公司中一般运输业务的税负不减反增,而产品包装业务、嵌入式物流等减税明显。”

  “营改增”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注入强大动力。去年前9个月,全国实际利用外资834亿美元,同比降幅3.8%。而外商投资上海服务业达122.7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22.1%。

  “营改增”只是上海优化服务经济发展制度环境众多改革中的一项。2012年,上海在金融、航运、贸易领域的制度创新同样令人瞩目:

  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运作,白银期货挂牌交易,支持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启动船舶保税登记试点,落实启运港退税试点,完善洋山保税港区多式联运体系;深化国际贸易计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制定形成碳排放交易试点实施方案……

  于是,才有了上海金融市场500万亿元交易额,集聚了1200多家金融机构;有了国际航运枢纽港功能的提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水中运转比例达42%以上;有了超过1000家跨国公司将总部设在上海;有了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超过30%,有了文化产业跑赢GDP。

  夜晚的黄浦江灯火璀璨,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85公里浦江一路辉煌。

  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聚集带汇集了全市3/4以上的金融机构;北外滩集聚着3300多家航运服务相关企业;上海文化新地标——原中国馆改建的中华艺术宫及上海当代艺术馆隔江相望;世博公园、滨江森林公园、滨江绿地连绵不断……取代曾经的工厂、货栈、码头的,是金融城、航运中心、文化产业高地、生态长廊。

  浦江岸线的脱胎换骨,是2012上海改革先行先试的最好注脚。

  “上海经济逐步告别人口红利、‘入世红利’和国际产业转移红利,正在挣脱资本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上海市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朱平芳说,“改革必然要由整体推进向纵深开拓。”

  在经济减速期,更需用改革突破体制障碍,释放潜能。曾经援藏的上海市纪委书记杨晓渡说,“就好比在西藏行走,3000米是一种走法,4000米是另一种走法,而到了5000米还要往上走,需要更大勇气、更深厚的耐力。”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