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改进作风动真碰硬 地市两会再无繁文缛节

2013年01月09日 09:05   来源:现代快报   

  没有热热闹闹的奠基场面,全省最大的文化工程江苏大剧院悄悄开工;

  不摆鲜花、不设席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压缩会期,领导讲话稿历年最短;

  各种会议穿靴戴帽的套话少了,新闻报道“通稿”少了,“活鱼”多了……

  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省委结合江苏实际,在多年来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十项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关注省市县各级和各部门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对新闻采集人的记者来说,很多既是亲历,又是见证,倍感鲜活和亲近。

  设了“高压线”,通了“高压电”

  记者在采访省委常委会讨论制定十项规定时,一位省领导将改进作风的新规定比喻为“高压线”。这根“高压线”,对党风政风会风文风的改进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全省上下可谓“拭目以待”。

  “设了‘高压线’,不能不通‘高压电’。省领导同志要从自身做起,从严从紧把中央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全省各级干部当好表率。”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讨论中代表省委常委会作出庄重承诺。

  2012年12月20日,省委十项规定向社会公布后,一系列新变化悄然发生。

  规定公布次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诸多的变化让多年上会的记者感到新意扑面——

  与往年一天半到两天的会期相比,这次会议压缩到了一天;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的讲话稿都只有21页,是历年来最短的;会议讨论发言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不印发简报,代表发言中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统一由情况反映组汇总;代表房间不再摆放洗漱用品……精简、务实、俭朴的会风文风,让所有与会者耳目一新。

  变化,同样体现在省里举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和省领导下基层考察调研上——

  去年12月24日,南京长江四桥建成通车;25日,江苏大剧院开工建设。放在过去,自然少不了隆重的通车和奠基典礼。可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当天只用了半天时间,轻车简从来到两处工程现场,实地考察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情况。没有任何庆典仪式,同样向社会传递出省委、省政府对这两项重大惠民工程高度重视的信息。记者在随行采访中注意到,省领导集体乘坐的中巴没有警车带路,与其他社会车辆一样是红灯停、绿灯行。

  率先垂范的“头雁效应”,让干部群众看到了改进作风是“动真碰硬”,不仅架设了“高压线”,更是通了“高压电”。

  省辖市“两会”最近相继召开,记者在“跑会”时发现,改进作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连云港市“两会”,新浦区、海州区的102名代表中,有92人没有安排宾馆住宿,住在了市区自己家中,节省了会议开支。苏州市的会议材料严格按实到代表人数印发,避免纸张浪费。无锡市对会风会纪作出明确规定,严格要求代表委员认真参加大会各项议程,集中精力开好会议,讨论发言要多提内容实在的意见和建议。

  免去繁文缛节,腾出精力干实事

  会场上不放鲜花、不设背景板……这些,看似是作风方面的“小事”,其实无一不牵动着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记者注意到,改进作风,江苏省既抓这些“小事”,免去“虚”的繁文缛节,又将腾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落实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些“大事”、“实事”上。

  新年伊始,宿迁市召开市委全委会议,记者在会上发现,整个会议突出了一个“简”字,即时间缩减、观摩点和人员精简、保障从简。

  这种变化影响着更多的基层干部,也赢得了他们对改进作风的主动参与。宿迁市教育局局长李公平告诉记者,“平时一有领导来了或开个会议,就要挂个欢迎横幅、放个祝贺彩球、摆满迎宾花草,可这并不代表工作就到位了,与其花功夫搞形式,还不如在工作上多下功夫。”

  翻开今年省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无论是经济转型的举措,还是民生改善的新招,很多都源自企业的期盼、百姓的呼声。

  ——南京承诺实施50项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如,基本完成青奥板块的主体工程、街巷整治和四大组团保障房片区建设及功能配套,推进城中村改造,

  重点治理燃煤锅炉、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秸秆焚烧等影响大气环境的顽症,力争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以上……

  ——围绕着“创新引领、聚焦转型、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等重点,今年苏州发展又有“大动作”:争取“新三板”扩容试点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实施古城区河道“活水工程”,疏浚整治农村河道;确保轨道交通2号线投入试运营,推进国内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建设……

  ——宿迁市今年安排378个总投资达1124.7亿元的重大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和联合验收,真正实现审批环节“零等待”;落实5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促进困难家庭人员增收,年内全市50%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50%的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下决心完成老城区的旧城改造任务。

  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只有半天。中午代表们吃完自助餐后随即返程。接下来,会上要求的“低保提标、春节前有双份‘红包’”,“收养家庭要评估、困境儿童有补贴”,“支出型贫困人口逐步享受临时救助”等最新政策,都有明确的“时间表”,大家都忙着回去尽快落实。

  “通稿”变成“活鱼”,改了作风转了文风

  作风改没改,成效怎么样?文风转没转,读者怎么看?常有机会接触各级领导、各种会议的新闻记者,更多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

  看变化,如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只有2500字,篇幅仅为过去一半,省委常委会等一些重要会议的新闻稿甚至还不到1000字,省领导出席的一般性工作活动的报道也大量减少。在报道字数、时长大大压缩的同时,省有关领导还要求报道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每到岁末年初,各个部门都要忙着开年度性会议。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是第一个,缩减为半天的会议上,省领导不念稿,而是着重就一些重大形势、重点情况和重要工作进行分析部署,大家听了很有收获。

  这些变化让记者兴奋了起来,于是决定在常规的会议新闻外,再写两篇稿子:一篇是转变会风的,另一篇是关于重点项目投资的。第二天,硬新闻《江苏省明年计划安排200个重点项目》在一版见报,《“我也作点改革,不念稿”》放在了二版。

  由此,记者亲身感受到,会风变了,文风也要跟着改。转变文风,需要记者提升新闻敏感度,从会议中发现真正的新闻和亮点,不能再陷入会议通稿的套路中。其实,对记者的要求更高了。

  “这个稿子抓住了新闻点,以后的报道可以多尝试。”去年12月27日,记者以“三个会并成一个开”为题,报道了江苏省3家企业大学集中揭牌,分管这方面工作的一位省领导在看到新闻报道后给予称赞。

  “当时,这3所企业大学已经筹备成熟,原定的揭牌时间安排得比较靠近,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出台后,省领导特别交代,把三个会议合在一起开个短会。”参与会议组织的省经信委副处长王艳事后告诉记者说。

  揭牌当天,会场布置简洁,会议简短充实,现场采访的记者当即决定:“就写这些新变化”。原本是一则常规的领导活动通稿,现在却变成了新闻特写;既捕捉了会风新变化,又一一呈现了重要的新闻元素。短短533字的稿件,光采访对象就有3个。

  作风之变,也带来更多新闻报道文风的转变。实实在在的新闻,在版面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全省民政工作会议,跳出会议本身采集的新闻以《困难人群将享受更多普惠政策》为题,安排在了头版重要位置,将会上的“佳音”第一时间详细传递给全省读者和困难群体。

  后来,记者在百度上一查发现,这样的“活鱼”转载次数更多了,说明读者是认同的。(顾雷鸣 徐明泽 颜芳 唐悦 黄伟 宋晓华 陆峰)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