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3日下午海口市举行的“菜价上涨”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种植面积缩减、成本提高等十大原因致使海口本地菜价“发高烧”。
海口市物价局局长吴健林在座谈会上透露,12月份该市18种蔬菜出现了16升2平的现象,每市斤蔬菜平均零售价格达3.36元,环比上涨10.89%,同比上涨5.11%,给群众生活造成影响。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海口市民细算菜价已赶超香港。
吴健林特此澄清称,去年12月29日海口市政府开始出手平抑菜价,实施大白菜等5种政府平价蔬菜销售,效果明显。据今年1月3日监测数据显示,海口和香港13种蔬菜平均价格分别3.13元/500克、5.26元/500克。海口菜价远低于香港。
据统计,海口市总人口约200万,日消费蔬菜约1000至1200吨。菜源主要来自内地和本地,两者分别约占六成和四成左右。近些年来,海口菜价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频频处于高价前列。在台风来袭和春节期间菜价呈现规律性上涨。而去年12月以来,海口蔬菜尤其是本地市民喜爱的本地种植叶菜价格明显攀升,每500克达到5元左右。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张志坚表示,海口菜价偏高主要因素有六点:
一是青菜等供应本地市场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前两年本地叶菜价格降幅较大,出现季节性售菜难现象。去冬今春海南冬季瓜菜价格高,农民转向种植椒类等冬季瓜菜,青菜等短期叶菜种植面积减少。
二是成本上升,市场价格波动大,种叶菜积极性受挫。据调查,海口农民种植蔬菜成本达每公斤2.8元以上,企业蔬菜大棚基地种植成本达每公斤3.6元以上。而去年海口田头价格曾跌至每公斤1元,九月份渐回升。
三是去年10月来受热带特殊气候因素影响,叶菜种植困难。
四是外来人员增多,蔬菜消费量需求增大。冬季来临全国“候鸟”人群纷纷来琼,同时多个大型展会在琼召开,旅客增多,需求量增大拉升价格。
五是本地能种菜品有限。大白菜、土豆、花菜、洋葱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海南暂未种植。
六是岛内各市县蔬菜需求量加大,部分市郊农民就近外市县销售。
该市蔬菜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平价菜店等多家市场相关企业负责人今天也在座谈会上分析海口菜价上涨原因。
海口最大蔬菜批发市场南北批发市场以及龙华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均坦言,海口本地种植蔬菜价格高企还有一个原因是能种蔬菜的土地减少,“市郊以前种菜的多,但现在土地多用来盖房子做房地产了,菜价只有一年比一年贵!”
此外,流通环节繁多也是菜价高的原因之一。主管海口农业的副市长蒙国海调查发现,从田头到市民餐桌,蔬菜起码要经过三至四个中间流通环节,层层加价,利润被中间环节瓜分,农民获利反而较少。
第九个原因是,海口菜农手工种植蔬菜,效益较低。南北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称,海口菜农多是人工裁种、人工采摘,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成本高,经济效益也低。
第十个原因是,政府扶持平价蔬菜作用有限。目前,全市政府平价蔬菜供应点有81家,近期将新增9家农贸市场,使平价蔬菜供应点达到90家。海南中平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有关负责人坦承,当前海口平价蔬菜供应量占全市销售量比例很小,所起作用有限,他希望政府给予平价店房租等补贴,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如何让海口本地高菜价“退烧”?企业、农贸市场等市场单位和政府也有不同考量。
海口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政府过多干预,可能会伤害菜农、蔬菜种植基地企业的利益。南北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政府推出平价菜,不是根据季节一时一控,而应作长期的计划,满足大众化需求。政府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扶持,引进外省品种。
海口文华农贸市场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政府应抓台风以及春节等重大节日蔬菜储备。同时,让农户、种植基地和市场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通过市场调节价格更有效。
海口市长冀文林在座谈会上明确表示,将给予本地种植农户100万元种苗补贴,加快生产。同时要求农业部门与本地蔬菜生产大户签订协议,按协议价格平价销售,保证蔬菜优先供应本地市场达到一定比例。
今天会上,海口市政府还决定在海口四个区每个区建一个批发本地蔬菜的小型市场,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户直接将产品运往菜市,小商贩能批到第一手蔬菜。
未来,基地化、规模化种植蔬菜将是海口稳定菜篮子的重要途径。截止目前,海口建成的常年蔬菜基地3.46万亩,其中设施大棚3568亩,每月可生产蔬菜近2.6万吨。
(责任编辑: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