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PM2.5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占半

2013年01月15日 09:19   来源:解放日报   彭德倩

  昨天19时,申城空气质量发布系统中,扎着两根马尾巴辫子的“空气宝宝”眼泪汪汪,标志着进入“中度污染”,当天首要污染物PM2.5颗粒质量浓度一路走高。

  复旦大学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教授接受采访时公布一组数据,2000年,本市PM2.5本地人为来源中,工业生产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比例为7∶3;最新研究发现,后者所占比例已经大幅上升,达到50%,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产生本市PM2.5颗粒的重要“元凶”之一。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2.5微米的分散在大气中呈固态或液态的颗粒状物质,仅相当于头发丝横截面的几十分之一,人类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大气中的颗粒物对可见光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越微小的颗粒物,粒径与可见光0.4—0.7微米的波长越接近,消光作用越明显,这也正是PM2.5污染导致灰霾天气的原因。

  庄国顺说,机动车尾气排放在本市空气质量中的影响并非短期形成。他带领的课题组从2003年至2006年共8个季节在上海两个典型监测点采集462个大气颗粒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导致灰霾的主要因素即可溶性离子的总浓度占PM2.5粒子质量浓度的32%。这些离子中主要包括硝酸盐离子和硫酸盐离子,前者主要由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氮氧化物形成,后者主要源于工业生产、煤炭燃烧等。统计显示,上海大气颗粒物中的硝酸盐与硫酸盐的比值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最高,这表明上海的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大气中细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在全国最高。

  专家指出,从发达国家空气环境治理情况看,空气质量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想有效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必须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获得PM2.5地区性的物理、化学特征,要避免违背科学发展的“一刀切”治理。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