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向相关部门询问如何解决看病难问题(鲁力 摄)
■部门回应
深圳市卫人委副主任张丹坦言,就医疗条件而言,“与内地同等城市相比,深圳已无明显优势”。而且,深圳“看病难”在短期将仍十分突出,解决基本就近就医或在2015年左右实现。
1月16日日,在深圳市人大召开的解决看病难问题询问会上,市卫人委是唯一公开答复的部门。记者观察发现,市卫人委一方面不断陈述各种措施,另一方面不断陈述各种难题,措施与难题交杂,侧面呈现出深圳医疗表象,造成公众和人大代表对卫生管理部门不作为的印象。
“看病难”短期内仍突出
市卫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深圳已经初步建立起现代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但是,群众“看病难”问题短期内仍十分突出。
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总量不足,尤其是优质资源不足。代表性的指标如每千人口床位数2.56张,每千人口医生数2.19人,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水平。目前全市仅有8家三级甲等医院,缺乏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与北京、上海、广州等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区域分布不均衡。三甲医院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原特区外千人病床数、医生数仅为原特区内的一半。而且,宝安、龙岗两大区迄今没有一家三甲医院。
据透露,深圳公立医院的在编医务人员平均收入略高于全额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平均收入。但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医生日均负担诊疗人次为北京、上海的两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
而且,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普遍配备不足,迫使公立医院使用大量的临聘人员,全市的临聘人员占全部人员的近一半。临聘人员数量大,劳动强度大,待遇低于在编人员,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加强引导社会资本高起点办医
呼吁放开社会资本发展民营医院成为人大代表的一大重要建言。
张丹透露,深圳将出台《关于加大招医引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高起点办医的方案》,将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人才支持、社保定点、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出台措施,进一步支持民营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在华为科技城、平湖、沙井、民治等片区布局5—6家三级医院,由社会资本举办。深圳将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给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留出广阔的空间,提高民营医院服务的份额,争取到2015年全市民营医疗服务占全市总额达到30%。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