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口流入大省,我省新近发布的异地高考方案可谓“低门槛”,仅要求考生拥有我省高中三年连续学习经历和完整学籍,未对父母的条件做出要求。有学者分析指出,低门槛符合我省省情,民办教育可能因此迎来发展契机。
相比不少省份对考生父母设立诸多要求,被批“空有政策难以落实”的情况,我省的异地高考之门确实是面向随迁子女打开了。厦大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认为,这与我省现状有关。近年来,我省本地生源持续减少,高考录取率又维持在较高水平,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危机。而这背后是,每年有大量的随迁子女因为政策限制,只能回原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郑若玲说,这些随迁子女的父母都在厦门生活、工作,如果他们在厦门参加高考,有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厦门及周边城市的高校就读,有一部分人将步入高职院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源之渴。
据介绍,开放异地高考,中考中招是最直接波及的一环。由“三年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反推回来,随迁子女要么得在厦门参加中考进入本地高中,要么得符合由外地进入本地高中的条件。这些具体条件究竟是什么,目前尚未可知。根据方案,各地随迁子女中考中招工作方案应于2013年中考报名前出台并公布。记者就此联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方案正在研究中,具体内容还不能透露。
尽管方案要求,有条件的设区市从2013年起,辖区内所有高中要面向随迁子女开放招生,积极扩大高中教育资源,力争2015年前所有高中面向随迁子女开放招生。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公办教育资源仍然相对紧缺,短期内也无法解决。郑若玲认为,在这种情形下,除了加强整体科学规划,扩大城区中小学的办学容量,适当增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外,也要充分发挥民办学校的作用。不过,扶持民办学校发展也将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