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各地陆续公布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19个省市增速设定在20%以上,专家提醒需警惕投资带来的新一轮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1月28日,经济之声评论:“稳增长”不能一味靠投资。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由于“稳增长”效果显著,重大项目投资仍然是地方政府的宠儿。随着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区市今年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陆续公布,青海等19个省区市把投资增速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新疆、甘肃、贵州和黑龙江4个省区甚至设定在3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山西、辽宁、黑龙江、河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等11个省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20%。其中,贵州最高,达到53%。去年的高增速让部分省份信心满满,许多省市区为今年设定的投资增速目标基本与去年增速持平或只是略作下调。
专家认为,鉴于2008年4万亿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还没有消化,眼下需要警惕投资带来的新一轮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地方应严格评估投资回报率。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就此评论。
投资效率下降 一味靠投资拉动难以持久
很多专家对一些地方政府把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定在20%甚至30%以上表上担忧,因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对就业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不大。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上一波投资带来的后遗症至今仍未完全消化,地方高负债的风险仍未排除,在新一轮的地方投资冲动下,地方债风险可能继续加剧。另外,在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度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楼市调控失效的风险也逐渐加大。
叶檀:这个担忧确实存在。现在各个地方政府的GDP很高,主要是从投资来的,但我们看到,投资已经产生了几个非常明显的后遗症:第一个就是投资效率下降,这对当地经济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一方面是GDP上升,另一方面,环境在污染,效率在下降,同样的资金投入下去,GDP产出在下降;另外,地方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现在GDP很好看,未来五年、十年会不会因为这种绩效投资而带来债务危机大爆发;还有就是过剩产能的问题;贵州或中西部地区,在大规模圈地之后,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房地产泡沫风险。
从增速上看,固定资产投资中西部高于东部的趋势依然保持。有评论说,中西部地区设定这样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可以理解,因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东部地区落后,而且各类工业产业导入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会自然走向阻力最小的领域,也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大基建项目;但是,西部如果一味靠投资拉动,显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快就会后劲不足。
叶檀:靠投资拉动是经济发展的比较主要的引擎,投资拉动没有好坏,但投资拉动是好是坏主要是要靠投资效率体现的。中西部地区要基础设施投资,要投资拉动,主要是这几年政府的重点项目投向了中西部,但是它的效率怎么样,能不能从东部引入民间资金到西部去?如果当地司法环境不好,一味靠政府投资,一味靠隐形负债,这种发展模式是难以持久的。中部地区如果也有同样的发展逻辑,东部地区也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如轨道交通、扩张工业园区等,那么结构调整就会放在一边,东中西部同步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