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铁路部门:身份证号被抢注 还有两种方法可购票

2013年01月29日 13:47   来源:南昌晚报   

  身份信息遭抢注?两招可救急!

  春运已至,网络订票是购买火车票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连日来,不少市民反映上网订购车票时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遭他人抢注。对此,12306铁路客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接到过类似的投诉,并提供了两种办法供参考。

  网上购票,发现身份证号被抢注

  家住建设路的龚小姐下周打算去湖北,她登录铁路部门订票网站www.12306.cn,点击“购票”任务栏,并按照要求操作。网站提示,用户登录首先要先注册,其中用户名、身份信息、邮箱和手机号码等是必填项。“一步步填好了,点击‘完成’,结果显示已经注册过。”

  龚小姐很是疑惑:第一次尝试网络订票,身份证号怎么可能就注册过了呢?她重新试了一次,结果一样,“拿不到用户名,就无法到登记的邮箱里激活,订票也就无法完成。

  业内人士:“黄牛”抢注的可能性高

  针对此事,业内人士称道,按规定旅客购票时需出示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列车票同时也实行实名制管理,进站时同样需要验证。但事实上,进站乘车往往无需证件;客流量加大后也不可能对每一位乘客进行身份核实。加上此前城际列车(C字头)、高铁(G字头)、动车组(D字头)列车票已实现互联网售票,如果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注册,那么可能是“黄牛”通过非法渠道收集了很多市民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在网上进行注册买票。

  铁路部门:还有两种方法可购票

  昨天,12306铁路客服热线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最近接到过类似的投诉,“我们建议,乘客还可以通过另两种方式来订票”。

  “因为乘客姓名接受英文、汉语两种语言,可以尝试在姓名一栏中用汉语拼音替代中文汉字,如果注册成功,登录后再在‘个人资料’栏内把拼音改回汉字。”客服称,另外还可以用亲属或朋友的身份证进行注册。“借用他人的账号同样可以订票,但到取票点取票时,必须携带乘坐人本人身份证。

(责任编辑:袁霓)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