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民政部召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昨日获悉,本市已经建立救助保护工作网络体系,在街(镇)、居(村)委员会、社区设立救助保护工作联络员,及时发现、引导、护送流浪未成年人至救助保护机构。
给来站孩子“补课”
春节前,在市救助站的帮助下,16岁的任浩回到了黑龙江老家。在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呆了半年多了,任浩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自己有点依依不舍。他说:“我原来不想回家,对家里人有意见,现在看到这里这么多伙伴都回家了,老师们的话我觉得有道理,我对家长的理解也不够,现在觉得家还是个好地方。我在站里生活得很好,每天有老师教文化课,体育课,还有各种活动,过得很充实。到家后,我想继续参加职业教育,将来找一份工作。”
市救助站李全城站长表示,对于每个来站的孩子,都会及时查找他们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帮助其回归家庭、告别流浪。也有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或是找不到亲人,或是自己不愿意提供家庭情况,不能及时回到家中,这些孩子也在天津得到了生活上的照顾和文化知识、心理辅导等帮助,这都改变了很多孩子的最初想法,从拒绝救助转变为配合救助。
多部门首接负责制
据了解,在本市的救助保护体系中,城市管理部门要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和劝导流浪未成年人,告知并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将其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卫生部门要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急病救治绿色通道,指导定点医院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及时救治患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各区(县)要建立群防群助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组织和动员居民提供线索,劝告、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救助保护机构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对市民提供的流浪未成年人信息,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要实行首接负责制,积极予以协调处置。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