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合作社4年成国家级示范社 秘诀在哪儿

2013年02月20日 11:18   来源:海南日报   符王润 黎大辉

  核心提示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实施,海南省民营橡胶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这个产业每年以15万亩至20万亩的速度递增,成为农村经济中非常活跃、蓬勃发展的产业。但是,这个成长中的产业也被诸多问题所困扰:种植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胶园基础设施落后、胶农技术水平低、民营橡胶加工厂规模小且经济效益差……

  随着海南省各种类型的橡胶合作社的成立,这些问题似乎找到了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福岛橡胶专业合作社经过5年的发展,社员人数已经增加到1030多人,成为一家集橡胶种植、产品收购、农资供应、技术培训服务等的大型专业合作社。这一“福岛之路”对于海南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橡胶合作社来说,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然而,即便算是省内专业合作社中的佼佼者,福岛合作社依然面临着人才缺乏、融资困难、实力依然薄弱等问题。日前颁布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也意味着,很多像福岛合作社这样的农民合作组织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是什么,让一个在国定贫困县成长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短短4年时间就成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是什么,让最初只有8名社员的合作社迅速扩大到1000多人,社员人数和入社资金成百倍增长?

  是什么,让一对夫妇甘愿放弃在上海的高薪职位来到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这个偏远小县,成为合作社的一员?

  当2008年成立这个合作社的时候,琼中福岛橡胶专业合作社的创始者谁都没有想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他们更不曾想到,会有那么多的其他市县相关人士甚至省级领导、国家级领导来合作社参观。

  在海南这个著名的橡胶产区,福岛合作社的发展,无疑对推动海南省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但是,他们曾经或者目前仍面临的一些困惑,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

  一项法规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2月15日,大年初六,空气中还弥漫着过年的鞭炮味儿,但是琼中营根镇新市村委会练红村的村民郑忠光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现在,橡胶就需要施肥、防病了,我们得指导胶农采取措施”。这位40出头、皮肤黝黑的男子,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但他如今最为著名的身份,是福岛合作社的理事长。

  2008年,郑忠光与7名胶农注册成立了这个合作社,之后,这个合作社便迅速发展起来,发展之快,就连这8位创始人都感到意外,“刚开始时我们也没想太多,就是想抱团分工,把胶水卖个好价钱”。

  1999年,在海口市一家物业公司当技术工人的郑忠光回到了老家,种了40亩橡胶。然而,每到橡胶收获的季节,却也成为他最心痛的时节,“一些收胶的老板,压价压得太厉害了!还经常在秤上或者仪器上动手脚”。

  “你不知道当时有多气人!有一次,一名收胶的老板早上答应好按9元/斤收胶水,结果我下午过去,收购价竟然变成了7元/斤。”莫翠兴是福岛最初的8个创始人之一,每每谈起当年卖胶水的情景,他总是忍不住激动:“那个收钱的一拍桌子说‘你要卖就卖,不卖就拉走’!我就是再生气也没有办法,只好按照7元/斤的价格卖了胶水———好不容易拉出来了,不赶紧卖的话,胶水就要凝固了!”

  “因为住得离县城远些,更没有和收购商讨价还价的资本。市场价升的时候,收购商要延后一个星期才给我们涨价,而市场价降的时候,他们就降得特别快了。亏了也得卖,能怎么办呢?”回想当年,郑忠光直摇头。

  如何才能让橡胶卖个好价钱?当年的郑忠光一直在心里盘算着。

  一条从《海南日报》上得来的消息,改变了郑忠光和众多胶农的命运。

  2006年一个秋天的下午,郑忠光忙完手头的工作后,照常拿起当天的《海南日报》读了起来。

  虽然初中没毕业就去学了电工,但在海口打拼多年后再回到家乡的郑忠光,眼光已大大改变。为了及时了解这个小村之外的信息,郑忠光自费订了一份《海南日报》。在当时还没通互联网的乡村,《海南日报》成了他了解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那天,一条国家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消息吸引了郑忠光的目光。

  “农民专业合作社?”郑忠光敏感地觉得,这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他一口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详细内容读了个透。这部法规提出,合作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可以提供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服务。

  “对呀!我们也可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呀!”郑忠光眼前一亮,仿佛在迷宫里转了多年的人见到了出口一般兴奋。

  想到便马上行动!没多久,郑忠光联系了几位志同道合的胶农,借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和测量仪器,准备注册成立一家农民橡胶合作社。

  但事情并不像郑忠光想的那般简单。由于没有橡胶收购许可证,合作社一直未能注册。直到2008年,全省橡胶收购许可制度取消后,这个合作社才最终得以成立。

  郑忠光依然记得2008年4月22日拿到合作社营业执照的那天,自己“就像拿结婚证一样兴奋”。

  “成立了合作社,我们对社员的胶水和干胶进行统一收购,收的量越大,和收购商讨价还价的筹码也越大。”郑忠光说,合作社成立后,他们第一次有了和收购商谈判的权力。

  后来,越来越多的社员加入合作社。为了解决社员分散、销售胶水不便的难题,福岛合作社不断增设服务站点,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如今,福岛合作社已经设立了11个服务站。这一做法不但大大方便了社员,还减少了社员远程销售胶水的成本,提高了效益。同时,也让社员多了归宿感,提高了社员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