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建拉孜县:援藏资金全部投向民生项目

2013年02月21日 10:27   来源:西藏新闻网   王杰

  “有志而来,有为而归”,是日喀则地区拉孜县第六批援藏干部进藏前立下的铮铮誓言。

  进藏伊始,在上海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拉孜县联络小组组长、县委书记顾耀明带领下,援藏干部们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行程数千里,走遍了全县11个乡(镇)、大部分行政村。

  有思路才会有出路

  有思路才会有出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络小组提出了拉孜县今后几年的发展思路,即:在全县上下树立起“大发展就是大稳定、小发展就是小稳定、不发展就是不稳定”的思想,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中心来抓,以大发展促进大稳定,以大稳定保障大发展。在发展战略上,明确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提高百姓收入为目的,提出了“一产调结构,二产抓特色,三产以文促商”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发展定位上,联络小组跳出拉孜看拉孜,站在全局高度,提出依托自身优势,建设日喀则地区西部中心的设想,获得了日喀则地委、行署的高度认可。

  援藏项目是拉动拉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援藏项目规划中,联络小组把第六批援藏项目同拉孜县“十二五”规划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共安排16类55个子项,总投资上亿元,全方位推进了拉孜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

  正是这些发展思路的实施,2011年,拉孜县生产总值达到4.56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0万元,同比增长14%;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251.39元,同比增长13.9%。

  为民服务 注重民生项目

  在研究援藏规划时,联络小组提出了必须注重体现“民生性、功能性和可持连续性”。拉孜县的援藏项目安排,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向基础倾斜,向农牧区倾斜,以“六民 ”,即民生、民心、民望、民意、民富、民智工程为统领,安排1个多亿援藏资金,其中60%用于农民、农业和农村,4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可以说几乎全部投向了民生项目。

  两年多来,拉孜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在锡钦乡夏拉索村、查务乡查务村、曲下镇桑珠村等农牧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了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深入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拉孜县还大力开展市政道路、管网建设和市容绿化整治,新建了3公里长的县城主干道和给排水管网,并对1.5公里长的老中尼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市政路网结构体系,同时新建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新建和修缮6座环保厕所,以建管并举为原则,建立市政维护管理体系,促进县城功能完善、形象改善和投资环境优化。

  拉孜县还制定了“调结构、抓重点、促增长”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以西部高原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农业为突破口,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强蔬菜瓜果种植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迈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量、提升质量,充分发掘“拉孜西瓜”等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建立健全营销机制,积极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加快拉孜县从农牧业大县向农牧业经济强县的转变。

  发扬拉孜文化 繁荣文化市场

  拉孜县素有“堆谐之乡”的美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围绕“弘扬堆谐文化,建设和谐拉孜”这一主题,联络小组结合大礼堂修缮、文化广场整修和文化中心等建设项目,通过组建农民艺术团、兴办堆谐文化节等措施,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堆谐艺术,把拉孜县堆谐打造成拉孜县亮丽的名片,进而推动衍生纪念品、大众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拉孜县的文化市场,实现以文促商、以文兴县。

  上海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联络小组的援藏干部用闪光的智慧和执着的追求,铸造了援藏事业的华彩乐章。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