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定期公布空气质量城市排名
连续多次引起阶段性空气污染的雾霾天,让四川和全国许多省市一样面临严峻的空气环境考验。昨日召开的全省环保工作会上,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表示,四川今年将从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环境准入、生态保护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多方面推动环保工作。其中,环境空气方面将继续推进监测和信息发布,定期公布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和较差的城市,还将制定《四川省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行动计划》,逐步用新标准考核评定各地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监测
今年新增7市发布PM2.5数据
根据会议部署,四川今年的环保重点工作包括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生态省建设、核与辐射监管、环境准入、执法监察、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政策法规和环保宣传教育等。
据姜晓亭介绍,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方面,今年将认真执行国家新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在成都市开展PM2.5等环境指标监测和信息发布的基础上,今年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南充、宜宾等七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要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时发布。此外,还要特别注重监测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定期公布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和较差的城市。
同时,今年四川还要制定《四川省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行动计划》,逐步用新标准考核评定各地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记者了解到,与现行的用API指数评价空气质量的标准相比,空气新标准增加了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指标,还收严了PM10的标准限值,同时启用AQI指数评价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公众感受更相符。
此外,还要新建改建一批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站(点),逐步扩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农村地区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项目和点位。水环境方面,今年则要开展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状况年度评估,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复试点。
治理
全省划秸秆禁烧区
空气环境治理也将连续使出“重拳”。会议介绍,四川今年将加强以控制PM2.5为主的颗粒物污染防治,督促空气质量超标城市编制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落实“烟尘控制区”制度,开展城市扬尘、油烟污染综合治理。同时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监测,推进油气回收综合利用和治理。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秸秆禁烧区划分工作,加强秸秆禁烧监管的区域联动。据悉,禁烧区划定后将报请省政府审批,然后由各地方政府执行。
厅长访谈
排名靠后的城市会有压力
今年四川环保重点工作已经确定,这些工作究竟如何改善环境质量?是否会有效缓解目前的雾霾天气等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昨日的全省环保工作会上,环保厅长姜晓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四川环保总体上是要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空气质量摆在首位。去年已否决或暂缓11个项目,今年拟探索环评制度改革。
去年氮氧化物减排2.34%
成都商报:PM2.5的数据逐步发布后,空气治理方面我们有哪些措施?
姜晓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PM2.5为主的新指标的监测和成果运用,二是各种大气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三是要加强联防联控。PM2.5的监测方面,今年从成都扩展到其他7个环保重点城市,这个肯定要求按时实施,污染源治理包括机动车、工业、燃煤以及城市扬尘、油烟等等。
成都商报:今年省上要定期公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排名?
姜晓亭:公布之后,排在后面的就会有压力,希望压力能变成地方政府的动力。
成都商报:四川去年空气污染物排放有减少吗?
姜晓亭:经环保部核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两大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去年减少了4.16%和2.34%,与影响水环境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一起,都完成了年度减排的任务。但是目前的空气污染是复合型污染,需要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也需要区域联防联控,光减排这两项显然是不够的。
探索环评改革落实专家责任
成都商报:今年减排主要做什么?
姜晓亭:三个方面。一是公布2012年考核结果,对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和项目限期整改和挂牌督办,对工作不力的有关政府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和行政问责;二是分解下达今年减排任务;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当然,减排只是一个方面,环保还需要把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成都商报:我们从源头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姜晓亭:主要是环评把关。去年我们否决或暂缓审批的建设项目有11个,同时推动规划环评,共完成3个城市总体规划、1个流域规划和21个工业园区规划的规划环评。今年我们将探索环评制度改革,按环保部要求合理调整项目审批权,进一步落实环评编制单位和专家的责任。
我们环保工作要为公众提供环境公共产品,总体上就是要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八个字。天蓝就是刚才说的空气,地绿包括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水清就是水环境的保证,人和是指环境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体系建设
四川将设环境监测总站
环境监测编制增加千人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前不久省编办和省环保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意见》,全省环境监测编制增加1000人以上,省本级设立环境监测总站,市(州)设立环境监测中心站。
据悉,省环境监测总站将由现在的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升格”更名而来,人员编制将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增。而市(州)中,目前仅有成都设有环境监测中心站,其余市(州)均为监测站,今后也将逐步“升格”更名。按照省编办和环保厅部署,各级环境监测站的机构编制已经核定,比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处于长江上游干流地区、环境监测任务特别重的市属于“一类”,核定70~100名事业编制。“二类”和“三类”分别核定60~90名、50~80名编制。
目前,全省已有27个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要求,今年将继续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使环境监测机构得到进一步健全,人员编制得到保障。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