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糖都”之称的广西崇左市近两年来积极探索糖业发展新模式,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配套甘蔗节水灌溉技术,推动甘蔗生产规模化经营。专家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糖业“靠天吃饭”窘境,促进糖业稳定生产,对于保障我国食糖供给具有积极意义。
大规模推广节水灌溉有效提高甘蔗生产效率
崇左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左江河谷,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糖业生产基地,食糖产量占广西产量的1/3,全国总产量的1/5,有“中国糖都”之称。但是,由于左江河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这一区域往往在春、秋等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发生干旱,对糖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008年至2010年,由于包括崇左等食糖主产区遭遇的干旱等极端天气,糖业连续三年减产,国内糖价一路走高,食糖现货价从2008年10月的2800元/吨一路飚升至2010年8月的7800元/吨。
中国糖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贾志忍、广西糖业协会高级工程师钮公藩等业内专家认为,国内糖价“暴涨暴跌”,与蔗区水利设施落后、“靠天等天”密切相关,一旦受到极端天气影响,食糖大幅减产,影响国内供给。
但现在,在“中国糖都”,这一状况将有望得到改变。记者了解到,2012年初以来,在崇左市的江州区、扶绥县、大新县、龙州县等主要产糖县(市、区),都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甘蔗节水灌溉,力促“旱涝保收”。甘蔗产量有望大幅度提高。目前,崇左江州区项目区甘蔗已进入收获期。当地糖业部门预计,实施滴灌的项目区平均亩产甘蔗可达6.5吨以上,比往年多2吨以上,个别甘蔗品种亩产甚至达到11吨。
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蔗区大规模节水灌溉是当前中国糖业生产的“一场革命”。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甘蔗节水灌溉大规模推广后,国内食糖产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格局将有望得到扭转,国内糖业有望实现稳定性生产。
邓晓冬
两种土地流转模式助推节水灌溉规模化
蔗区滴灌等水利设施的推广需要一定的土地规模,以往分散化种植的甘蔗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规模节水灌溉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土地流转成为必然,目前崇左市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江州区的公司化运作模式。江州区通过政府主导,发动农民将分散的土地流转整合后,租给企业统一经营管理,形成投资、建设、管理“三位一体”格局。截至2012年底,江州区已经完成首期6万亩土地流转,计划到2015年完成30万亩土地流转。
二是扶绥、龙州等县实施的“小块并大块”模式。所谓“小块并大块”,即是在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实施土地整合,将分散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后再重新分配,实现小块并大块、三角变方块,以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
从目前实施情况看,目前土地流转效益可观。据扶绥县有关部门测算,“小块并大块”后,田间大埂、灌溉毛渠不复存在,每个土地整合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达2%以上。此外,开展土地整合和高效节水灌溉,为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可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高新农业技术可以大面积集中应用到农业生产,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专家认为,虽然土地流转带来的效益显著,但这一过程中所蕴含的风险依旧不容忽视。
据江州区相关部门估计,当地以公司化运作进行的土地流转,将产生10万富余劳动力。专家指出,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引导将成为考验土地流转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还有基层干部担心,大量的土地流转给同一家公司,直接考验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
而扶绥、龙州等县实施的“小块并大块”模式虽然使土地经营权依旧掌握在农民手中,避免了农村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较为稳妥,但农民资金实力有限,甘蔗良种、良法的推广相对较为缓慢。记者现场调研发现,从当前情况看,扶绥、龙州等地的甘蔗生产效率提高不如江州区明显,甘蔗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也略为逊色。
虽然有不同观点,但记者采访的众多国内知名糖业专家、制糖企业负责人的共识是,不管采用哪种模式,甘蔗必须实现规模化生产才有效益。
推动蔗区发展当前仍需做好三方面工作
相关专家认为,推动糖业稳定发展,当前需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土地流转产生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导。目前,崇左市实施土地流转的各个蔗区正积极出台措施扶持发展特色养殖、林下经济、劳务经济,最大限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但专家认为,土地流转需要更高层面、更为系统化的统筹,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加快引导蔗农发展其他涉农产业。
二是健全长效机制。专家建议,必须进一步做好规范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土地整合程序、规范政府行为等“四个规范”,做到“引导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
三是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和土地整合专项资金,形成强大的筹资投入机制,力争做到项目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验收,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必须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杜绝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和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邓晓冬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