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举行的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现场会强调,空气治污不能“怨天尤地”——地理气象条件只是诱因,城市多种污染源累积爆发,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南京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簸箕型地形加之历史形成的“上风下水”工业布局,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在城市上空滞留堆积、不易扩散。今年以来,受大范围、区域性不良天气影响,南京出现了严重的霾污染天气,截至2月25日,全市污染天数达到31天,优良天数同比减少27天,完成今年蓝天计划难度加大。
“大气污染要从自身找原因!”省环保厅总工刘建琳通过我省历时两年、斥资850万元完成的《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研究》,概括出南京大气污染的三大特点:一是主要污染物种类增多,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酸雨四类老污染物,又“冒”出了PM2.5、臭氧等新污染物;二是大气污染物在城乡之间差异缩小,如前段时间大范围的灰霾天气,城内的草场门、城郊的仙林和高淳的固城湖,污染物浓度变化趋于一致;三是污染物厚度变大,PM2.5的混合高度至少350米,厚的有1公里,像是给城市盖了一层“厚厚的霾被子”。
刘建琳的一席话,让与会的部门和区县负责人很受震撼。市环保局局长包洪新分析,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是三大污染源:工业污染排放、道路扬尘、机动车污染排放,治污也要一揽子解决、做到除根务尽。下一步,南京将完成第三批整治污染企业100家以上,启动第二批60家企业搬迁,并用一年半的时间,淘汰全部6.5万辆黄标车。
“现在固城湖和主城的一些污染指标都差不多了,但就雾霾而言,‘覆巢之下没有完卵’,节能减排也不应有城乡之分、区别对待。”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罗群“招呼”各区区长们,“南京今年计划对25家企业脱硫脱硝,两年内关停改造900家小锅炉,不许讨价还价!”
可就在空气污染物减排任务极重的前提下,南京由于城建力度加大和汽车保有量增加,污染物还呈增多趋势。去年,南京城建投资600多亿元,今年达740亿元;小汽车每年增加十几万辆,估计到2015年城市汽车保有量将达200万辆。城市要发展,环保压力大,怎么办?副市长陆冰表示,办法是严格工地管理,提高油品标准。“今年出台的工地扬尘管理十条措施还要巩固,不达标的不许开工;汽油国四标准实施后,南京单车污染排放平均降了30%,今年还要实施轻型柴油车、重型汽油车国四标准,并尽早实施国四柴油供应。”
刘建琳建议,由于通过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实施减排有个过程,但道路机扫、化工检漏这些减排措施简便可行、立竿见影。南京马路积尘多,漂浮空中可停留7天,如采用机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南京道路机扫率只有24%,在全省13个直辖市倒数第三。这让市长季建业十分感慨,他马上问城管局长,这样的数字对比尴尬不尴尬?会上于是拍板,全市新添100台道路清扫机!通过化工检漏来减排,也得到季市长响应:“我去德国拜耳考察过,一条不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农药厂,马路这边是别墅区,一点气味闻不到,彼此相安无事。而我们的一些工业区,管道跑冒泄漏,车间未能密闭生产,造成无组织排放,危害很大。”
季建业表示,虽然空气污染减排压力很大,但南京决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实现“十二五”定下的“蓝天计划”:全年347个优良天,优良天数95%。这一目标不可动摇。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