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发出英雄帖:回归优良传统 抱团再战江湖

2013年02月28日 00:00   来源:重庆日报   

结束内讧思维,实现抱团发展,是重庆摩帮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庆餐饮行业也希望结束单打独斗,抱团前行。

Q:渝商做不大,症结何在?

  A:块头小,内讧激烈。

  Q:各自为政,是渝商的基因吗?

  A:精诚团结,才是渝商的传统。

  2月22日,渝商投资集团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

  这个注册资本逾30亿元的超大型民企,从筹备到成立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其股东多达69个,最大股权也仅有18%。超大规模、快速和分散的股权结构表明:渝商正寻求一种新的发展突破——抱团。

  抱团发展,本是资本顺应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自觉行动,但对于曾各自为政的渝商而言,却是个艰难的抉择。

  今日渝商稍逊风骚

  渝商为何要抱团?话还需要从头说起。

  市工商联数据显示,2011年,重庆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仅次于浙江、广东和江苏,居全国第四、中西部最高。

  但亮丽的数据背后,却暗藏隐忧。2012年10月8日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市长黄奇帆直言,重庆民企近些年增速并不高。

  他的理由是:最近10年,重庆外资增幅很大。尤其是近两年,每年有约100亿美元外资,基本上能带来约2000亿元的投资。此外,外地民企投资比重也极大。而重庆本土民企除在房地产、金融等产业上发展较快以外,传统的摩托车等制造业,餐饮等服务业领域都增长较慢。

  渝商今日的稍逊风骚,与这个群体曾经的辉煌相形见绌。

  市工商联原秘书长张均陶的研究表明:从重庆开埠到辛亥革命前后,四川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近6600万海关两(清朝中后期海关所使用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而重庆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5300万海关两,占全川贸易总额的80%。

  当时,重庆外贸的主力,正是渝商。

  发挥好渝商在重庆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成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

  2012年6月8日,我市召开民营经济大会,出台了4个专项政策以刺激民营经济发展,并公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称将“加强立法保护,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的张德江指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促进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2012年12月27日召开的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孙政才提出,要从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政策、政务、市场、法治和舆论环境等方面着手,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散兵游勇 各自为政

  怎样才能让渝商打开一片新天地?

  黄奇帆说:“要治病救人,就要针对性下药。”

  在2012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座谈会上,市工商联主席黄红云总结的渝商的症结是:用地难、招工难、融资难、中小企业杂散小、转型升级、上市公司少等。

  在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鸣剑看来,渝商发展的系列难题中,民企自身块头小、实力弱是主因。

  记者注意到,入围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中,重庆仅有9家。其中,重庆上百亿民企仅6家,上300亿企业仅1家。在重庆136万户市场主体中,个体户多达100万户,占74%。而在上海,个体户仅占30%。

  “和发达地区比起来,重庆民营经济还是一个小、散、弱的堆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坦陈。

  “而各自为政、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是造成渝商整体上小、散、弱的根本原因。”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蒋平说。

  以重庆摩帮为例,这支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劲旅,从1999年开始大举进军东南亚市场,半年时间就占据越南市场九成份额。但到了2003年,重庆摩托全线退出,几乎从东南亚市场彻底消失。

  在摩帮海外一线打拼了近10年的宗申越南公司总经理丛华回忆说,2000年,重庆摩帮从内部掀起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除了杀价,一些摩企还用偷税逃税、虚开信用证等手段,整体上挫伤了中国摩托车的声誉。

  而与此同时,日本摩托车品牌趁机抢回了失去的市场份额。中国摩托也从此成为劣质低价的代名词。

  这种内讧的思维至今犹存。记者去年前赴东南亚采访的重庆几家摩托车企业,其高管依然在相互指责对方模仿自己的产品,在给经销商的优惠幅度上步步紧逼。

  黄红云的英雄帖

  各自为政,是渝商的传统基因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历史上,渝商是一个精诚团结的群体。重庆市工商联,早在1952年便成立,是全国最早的类似组织。

  恢复渝商的优良基因,从各自为政走向抱团发展,是新上任的“渝商头子”黄红云的主要课题。

  在一份公开资料上,他这样写道:“重庆非公经济,特别是渝商单个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各自为政,没有真正形成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

  2012年9月,黄红云在向市政府提交的《全市工商联(总商会)重点工作思路》中提出,5年内,他要率渝商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3户千亿级企业集团。

  要实现这一目标,靠的绝不是散兵游勇。只有抱团发展,才能形成集群。

  黄红云的思路得到市政府认可。黄奇帆说,“工商联就应该多组织民营企业家开‘神仙会’,到市政府策划的3万亿项目库中去找商业机会,也可以策划一批项目库,各大民营企业抱团在项目库中去认领投资项目,去策划十个有前景的产业集群,市政府就可以给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

  推动渝商抱团发展尝试性的第一步,即是成立渝商投资集团。

  2012年12月14日举行的“渝商高峰论坛”上,黄红云发布“召集令”,成立渝商投资集团。

  2013年1月,筹备组开始招股。

  1月31日,招股完成。69家民营企业、商会和个人共同出资31.186亿元认购股份。

  2月22日,渝商投资集团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这家号称渝企航母的民企,正式启动航程。按照计划,到2015年,渝商投资集团营业收入要达到200~300亿元,到2020年达到1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仅有3家千亿集团,且全部姓“国”。“民企跻身千亿俱乐部,重庆的经济版图将重新分割。”王鸣剑认为。

  重庆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2011年底)

  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8.9%

  我市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量的51.2%

  全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城镇就业人员的70%以上

  动态

  黄红云:谁是新的CEO “操盘手”向全球招募

  随着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出炉,CEO人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红云说,要成为渝商投资集团CEO,要符合三个条件:首先,必须获得硕士以上学历;第二,必须有在大型企业集团担当副总裁以上职务的经历,如果有在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国外投行任职经历者将优先考虑;第三,年龄控制在45岁左右,超过55岁者不会考虑。

  “我们将全球招聘CEO。”黄红云说,担心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不会考虑老外。

  除此之外,渝商投资集团未来怎么走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黄红云介绍,目前已与国内外顶级咨询公司进行接洽,为整个投资集团制定经营思路。根据目前第一次董事会会议的初步意向,未来将考虑以“四三三”的模式进行,即工业占40%、地产占30%、金融占30%。

  反响

  严琦:重庆餐饮抱团,摆出“天下宴”

  1月22日,重庆餐投集团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我市餐饮企业的抱团发展之路,正式启程。

  重庆餐投集团注册资金3亿元,股东大部分为我市知名餐饮企业,包括陶然居、菜香源、秦妈、骑龙、五斗米、大队长、深巷梅香等。

  据悉,餐投集团计划三年内打造多条具有中国传统院落式特色的餐饮旅游美食街。首个项目为武隆仙女山美食一条街——天下宴。该项目占地240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方,是集美食、购物、休闲、娱乐、院落式客栈为一体的具有巴渝民俗风情特色的商业美食街。

  严琦说,重庆餐投集团将以武隆天下宴为样板,第一步以重庆周边为投资目标,复制天下宴美食街景区,计划5年建10家左右,并以此为载体,打造上市公司。

  餐饮行业过去长期单打独斗,如今抱团而行,各种蹊跷何在?

  “打造美食街,自己做开发,首先可以缓解餐饮企业不断攀升的租金成本。”严琦说,与此同时,重庆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很快,却很少有与经济发展匹配的餐饮休闲商业街,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以武隆为例,虽然旅游业发达,但是因为餐饮休闲环境并不成熟,想要留人很难。”严琦称,美食街进入以后,就将解决上述问题。

  郭向东:浙商重庆抱团,成就百亿资产

  早在2007年,广厦一建董事长郭向东就有一个梦,让在重庆的浙商抱团,成立一家投资公司。当时,在重庆淘金的浙江人近20万,共创办了2万余家企业,涉足印刷、灯具、通讯等多个行业。

  “重庆成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区,来渝投资的浙商肯定会增加,竞争将非常激烈。”郭向东说,为抢先机,当时重庆浙江企业联合会就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重庆的机遇。

  随后,便有了重庆浙商投资集团。如今,这家公司已成为囊括地产、建筑、商业、旅游、矿业、教育、金融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多元控股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资产规模达百亿。

  “五个手指,长短粗细各不相同。你说是一根根手指力量大,还是攥成拳头力量大?答案肯定只有一个。”一位浙籍企业家说,“浙江人抱团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谁家里有几粒米,几张桌子,晚上睡哪儿我们都清楚,所以我们比银行更容易控制风险。浙江人的抱团投资模式值得借鉴,但重庆有重庆的具体情况,不能全盘照搬。”

  他山之石

  抱团出战成就温州人

  温州号称全国最富的地级市,2011年,温州人均GDP为19805元,仅次于深圳居全国第二。

  不过,改革开放以前,温州的大半部历史几乎都在记录贫瘠。南宋年间,一位温州太守曾经说过,温州人一年的收成只相当于湖州人一年上缴的赋税,而温州人一年上缴的赋税,只够湖州人吃一顿稀饭。

  由贫至富,温州靠的是民营经济。而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靠的正是温州商人的抱团意识。

  北京人、上海人出国前要先学好外语,而在国外的温州人,有些连普通话都讲不好,能够在世界各国立足,靠的就是亲帮亲,朋友带朋友。目前,全国170多个地市级以上的城市都有温州商会,200多万在外温州人就是靠这些商会和亲戚朋友征战全国。

  一位熟悉温州的企业家介绍,美国的温州人社区里,一个新来的温州人凭一口温州话和一张温州身份证就能创业。

  他说,刚到美国的温州人如果没有钱生活,那么他可以投奔当地的温州同乡会。温州同乡会为他凑钱盘下个餐馆或便利店。赚钱之后,只需连本带息还清债务即可。整个过程不涉及任何法律程序,通常没有人催账,更没有人赖账。

  观察者说

  民企的问题在于 规模太小

  很多人一说到民企面临的发展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民企没有充分享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没有享受到国企那样的政府扶持。

  这种说法有失公允。国企中大部分企业都处在市场充分竞争行业,和民企同台竞争。例如白酒行业,国企和民企曾一度平分秋色。

  为何国企的发展势头反而越来越生猛?

  原因之一,无非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企改革“抓大放小”,以及国企间的资本重组,让存活至今的国企体量巨大,加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既有的品牌及渠道优势,让国企获得了更加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反观民企,从无到有,发展的历史不超过30年,期间靠自有资本积累来实现扩张,速度普遍较慢。同时,不少民企过于计较资本的当期财务回报,以“船小好调头”自诩,不愿在“上规模”上下功夫。

  上规模,到底有多重要?

  比如,银行不愿意给微型企业贷款,主要是因为微型企业贷款的额度太小,笔数多,贷款的管理成本高,利润就被摊薄了,不赚钱。假设一家微企贷款15万元,1万家微企才贷1.5亿元资金。管理这笔贷款,银行可能需要100名贷款经理,而如果把这笔钱贷给大企业,可能只需要一名贷款经理,从而节省了99个人的人力成本。

  我们再来具体说说重庆的情况。

  经过国有资产的兼并重组,国企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全部行业。这有利于发挥国资对国民经济的调剂作用,但从长远看,国企一枝独秀,既不利于扩大就业,也不利于激发经济的创新活力。尤其是就业,它是统筹城乡的关键问题,没有新的就业岗位提供,农民就走不出农村,城镇化率就难以提高,消费也就难以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实现。

  重庆民企发展要实现大的突破,做大规模是当务之急。黄红云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块头大,‘玻璃门’、‘弹簧门’就都不存在了”。

  民企如何做大?不妨以资本为纽带实行横向联合,正如这次成立渝商投资集团一样,让大家来抱团缔结成资本联盟,通过股权投资和实业投资两种方式来增强整体竞争力。否则,你会失去做蛋糕的机遇,更妄谈分蛋糕。

  本版图片由记者罗斌、张锦辉、魏中元、熊明摄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