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劳动力市场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大城市面临用工荒,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一工难求,工业企业流水线也缺少熟练工,有技术的农民工如今不愁没活干。相形之下,应届毕业大学生找工作十分困难。为此有人提出:大学生就业从基层着手,不妨趋向“民工化”就业。
大城市用工荒是机遇
“火锅店招聘服务员,月收入2500元,外加奖金、业绩提成,包吃住”,“招熟练电工,月收入5000元以上”……春节过后,上海面临“用工荒”,记者近日在浦东、普陀的几个人才市场发现,不仅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工如今成了“香饽饽”,连小饭店服务员、商店售货员之类的工作,市场上也是难求。而在浦东南区的商业街昌里路上,几乎每家店门口都贴出了招人的告示,家家条件诱人,却少人问津。
在浦东人才市场,记者遇到几名来自松江大学园区的应届毕业生,简历上专业写着“国际贸易”“法学”等,却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他们。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已经投出二三十份简历,几乎都杳无音信。在人才市场,一位来自南汇地区的箱包企业业主表示,其实很想招聘大学生,但是“大学生只愿意找办公室的工作,可企业眼下最需要的是一线的生产员工。”
大学生做农民工的活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初,当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大学生首次出现就业寒冬时,就有专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民工化”这个概念。
何谓“民工化”就业?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做农民工的活。说到具体的,则是指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不再仅是“白领”“公务员”,更多的是走向生产第一线、走向服务行业的第一线。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已经有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走进车间、农村,甚至干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作,从基层干起,他们不嫌脏、不嫌累,与农民工同工同酬同吃住。小汤是江苏扬州一所高校市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年底,他来到上海建工集团所属的一个市政改造工地实习,开挖掘机、筑路,每天和农民工干同样的活、睡一张床。小汤告诉记者,“最艰苦的是守着挖掘机,大冷天通宵上班,整整12小时不间断,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想都不敢想。但通过与农民工一起工作,学到了比课堂上更重要的东西。”
小李毕业于本市名牌大学,现在是浦东一家85度C面包店的店长。几年前,小李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想办出国耽误了找工作,于是,开始在面包店打零工,没想到,这一打工竟让他找到了职业方向。小李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做一份最简单的工作,哪怕是面包店的服务员,都是有发展前途的。这份工作,农民工能做,大学生也能做。”
高职大专就业率最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处长徐阳介绍,学校近年来连续数年保持高就业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到一线生产线工作,刚开始就业时能够从事“蓝领”岗位。有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高职大专学生就业率最高,本科生次之,研究生最低。这一结果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一心只想坐办公室、当“白领”的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相反,放低“身价”,愿意与农民工同等地位找工作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也有人说,“大学生求职民工化”,是一种新“读书无用论”。对此,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我们现在多数的大学课程,究竟多少有实用的?有多少是与产业发展接轨的?当下,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走到基层,向农民工学一点本领、学一点技能,也许,正是我们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从这个角度分析,未来,大学生就业民工化也是不错的选择。(记者 张炯强)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