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六中的“班车进校”,学生们排队上车。
今年14岁的黄子鹏是分宜六中的一名初一学生,3月4日20时,在寝室的卫生间洗了个热水澡后,他开始复习功课。开学虽然没几天,他已经有些想家了。
黄子鹏的家在双林镇,距离分宜六中约20公里。上学期,每周五15时,他都会和同学一道,在学校操场边上排队,老师点名后,登上停靠在校内的中巴车,不用抢座位,中巴车不超载,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座位。半小时后,中巴车停靠在距离他家200米的路口,走路5分钟就能到家。
分宜六中有4100名学生,都是农村孩子。2010年9月,占地186亩、总投资1.9亿元的分宜六中投入使用,各乡镇的初中学校全部撤销,学生都集中在这所“软硬件都属全省一流”的新学校上学,实现了“初中进城”目标。
“初中进城”后,“均衡城乡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达到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原来这些孩子都在当地集镇上学,走路、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到学校,现在有的学生家距县城有几十公里,怎么上学成了难题。
分宜六中校长吴华安说,几千名学生一下涌到客运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当地教育、交通、交警等部门紧急召开调度会,商量解决方案。最后想出了一个“救急办法”:各乡镇公交车辆在每周五下午开进学校,由老师送学生上车。交警和运管部门现场监督,确保车辆不超载、不超速。
这个“救急办法”事后慢慢演变成一个长效机制。吴华安说,经过两年的运行,“班车进校”模式也越来越成熟,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交警职能前移,从源头杜绝车辆超员现象;运管部门加强对运营车辆和驾驶人员管理,杜绝带病车辆搭客上路;学校制定合理的分时放假方案,避免人员集中。
为了不增加学生进城读书的交通成本,分宜县出台政策,对学生回家交通费补助50%,直接补给学生个人。每名学生每月回家两趟,政府补贴一趟车费。仅这一项,县财政每年要拿出60多万元。
“在现有条件下,‘班车进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这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吴华安曾计算过,如果按“不超载、跑一趟”的标准,解决该校4100名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问题,需要投入近千万元购置约200辆校车,“停都没地方停,更别说养这些车了”。
而目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解决校车难题,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钱从何处来。分宜县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说,如要解决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车问题,需要一次性投入3000至5000万元资金,而且,每年运营和维护成本惊人,按照当地目前实际经济状况,难以完全达到。即使买了校车,也可能会出现“买得起马,买不起马鞍”的尴尬。
今年初,我省教育、公安、交通三部门联合下发有关校车安全管理的文件,其中明确了校车安全管理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是解决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合理规划设置公交线路和站点,为学生提供方便。鼓励大型公交、客运企业提供校车服务,提倡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成立专业运营单位和政府购买运营公司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校车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确保安全。
据了解,分宜县也在探讨校车专营和农村客运两种模式:组建学生用车专营公司,由公司统一购买符合标准的客运车辆,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不参与其他运营;组建农村客运公司统一调配车辆,加挂“校车标牌”,在上下学时段集中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其他时段参与线路营运。
目前,具体采用何种校车运营方式还未确定。“最终还是要想办法满足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乘坐方便车、安全车需要。”当地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就眼下而言,分宜六中“班车进校”模式,或许为解决校车难题提供了一个参考。
编 后
我们昨天报道的鹰潭市所采取的政府出大头购校车、补贴运营费用,无疑是解决当前幼儿方便、安全上学的好办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非所有地方都能这样做。就眼下而言,新余市分宜县就陷入了“买校车太贵、养校车太难”的尴尬。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分宜县因地制宜,摸索出“班车进校”模式,或许是解决学生安全上学的另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