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一研究所建成“世界最大的地震预警系统 ” 地震局专家称仍需经过大地震检验
国际在线综合报道:近来,有媒体报道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成了覆盖面积为4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系统,超过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所覆盖的37.7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布设在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8个省市区部分区域的1213台地震监测仪器,可为覆盖区域及其周边的8000万人和高铁、地铁、化工、核电等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经过1200余次实际地震检验,并成功预警了今年2月19号云南巧家的破坏性地震,表明在汶川灾区发展的技术已用于中国其它地区的防震减灾。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音同“吞”)介绍,预警系统采用的是该研究所在汶川地震后,吸收国内外地震预警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形成了算法、硬件、软件一体化的地震预警解决方案,拥有五大地震预警技术世界首创,并成为中国迄今唯一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王暾介绍说,这套“世界最大地震预警系统”的“最大”主要体现在该系统的覆盖面积上。跟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相比,这套预警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完全自主研发的五大地震预警技术,属于世界首创。
“我们跟日本预警系统技术上互有高低,在一些方面他们有更多的经验,特别是日本的地震是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大地震检验的机会比我们多。他们运营的经验也比较多,但是我们在具备预警技术方面也有了几个世界上首创的技术。这几个世界首创的技术也使得我们有信心说在这些方面我们比国外技术系统还先进一些。”
地震预警系统需要在地震发生后马上将地震信息通知当地居民,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完善的信息发布系统的配合,王暾表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当地政府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
“是的,我们跟政府之间有很多关系。第一,政府的很多部门在支持我们这个研究工作,我们是作为一个民办非盈利机构,属于政府的政策引导科技项目、资金等等形式。第二,我们也跟包括地方地震局直接合作,以便我们建设台网和发布信息,我们发布了很多信息都不是直接发布的,而都是通过当地的地震局进行的。”
谈及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之间的区别,王暾说,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前给出警报,而地震预警则是指地震发生之后破坏性产生之前发出警报。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破坏性产生前给人或生命线工程发出警报的技术系统,他跟地震预测或者地震预报非常不同,地震预测或者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给出警报,到目前为止预测或者预报还没能够有效的实现,而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警报,这个警报比较可靠,它的原理就是电波比地震波快,这样的话能够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尽快用电的信号通知民众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
单纯从覆盖面积上来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这个地震预警系统确实比日本的范围更为广泛,但四川地震局韩渭宾研究员认为,这个地震预测的有效性还有待大地震的经验。
“民营的研究所它能够有这么大的面积我首先肯定它很好,但是当你拿1200多个小地震跟日本公布的大地震的预警时间进行对比,说我们比人家快,但实际上你想想大地震跟小地震是不一样的,小地震的预警要好搞的多,日本3.11地震的预警向社会发的是8.6秒发出来的,但这不是他预警系统出的第一个数,第一次出结果他们叫第一报,是5.6秒发出来的,测定的震级只有4.3级,而他们正式发出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第五报了,第五个结果,是8.6秒出来的,所以你预定时间要看你是拿哪个过去比较的,你拿8.6秒比好象比我们预警的慢,可是最早人家5点几秒就出来了,这种比较没有可比性。”
据资料显示,我国规划用5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由5000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我们希望,在国家有关机构以及像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这样的民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地震预警水平能够得到大幅的提高,减少地震给民众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责任编辑:袁霓)